次韵苏伯茂立春日雪

从事青州初入幕,子墨梁园新有作。

春工试手欲成妍,滕六蜚英良不恶。

初看到地润却无,旋喜积威乾更落。

铺檐羃砌遍匿瑕,压瘴埋蝗广求瘼。

蓝田种玉夜生苗,吴娃擘茧朝盈箔。

认巢无处疑昏鸦,敛翅有踪惊瘦鹤。

一庭柳絮漾东风,千树梨花醉西郭。

犯寒觅句觉诗清,贾勇行杯疑酒薄。

颇烦造物相料理,顿使幽怀渺绵邈。

回看稚子失啼饥,想见田家尔应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一场雪降临在青州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万物焕然一新的景象。从青州初入官场的感慨,到子墨梁园新作的喜悦,再到春雪的降临,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变换,表达了对生活和创作的热爱与期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滕六蜚英”、“铺檐羃砌”、“蓝田种玉”、“吴娃擘茧”、“认巢无处”、“一庭柳絮”、“千树梨花”等,生动地描绘了雪后的景色。同时,诗人也借雪喻人,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感叹于这场雪带来的变化,让他的心情变得悠远而深沉。他回想起孩子们因饥饿而哭泣的场景,又想象着田间农夫们在雪后的喜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和同情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也蕴含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伟观因诵老杜道林岳麓诗用其韵

立秋三日天气殊,凉风渺渺舒郁纡。

少日第拄西山笏,暇时惟汎会昌湖。

投老身登华盖顶,度堂面直莲峰炉。

长江回抱若裹玉,明月荡漾如怀珠。

楠溪大源小源出,樟浦早潮晚潮俱。

凌空笔架呈挂綵,出海金轮看浴乌。

中川蚌胎非妩媚,港口螺浮疑虚无。

何以得此江山伟,若有相者神明扶。

了知无一可云补,其敢有二当何诛。

故人相逢笑颠错,生涯不解先膏腴。

且同野叟共尔汝,免以前衔相唤呼。

看山未觉迷老眼,报国终愧全微躯。

斫竹特为三益径,把钓倦作扁舟图。

乃知绝境真妙绝,强名孤屿何尝孤。

凭栏聊欲须款款,飞帆正尔来于于。

明朝此兴定不浅,但恐劳苦肩舆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雅师求阁名既为作扁榜仍赋娱客杂句

妙景非声亦非色,非色岂应容粉饰。

东坡妙用遍虚空,大地山河等儿剧。

简斋有句添蛇足,雨抹晴妆要娱客。

黄妃塔边净相寺,破屋荆榛十年事。

雅师办得一片心,化出宝坊全体备。

杰阁巍巍尊大士,我欲名之无尽意。

更拈蛇足扁东偏,与师饷客为客地。

东坡仙去可无诗,客来了此一段奇。

未雨未晴烦举似,非鬼非仙竟是谁。

形式: 古风

王宣甫求崇斋扁榜仍索诗转庵之作先成即次韵为寄

圣门教人亦多术,由也升堂未入室。

颜虽在寝犹仰高,火就水流随燥湿。

但见终日不违愚,岂知庶几介如石。

陶溪昨以崇名斋,欲予隶古诗记实。

今晨忽见转庵作,名与诗高同起日。

崇斋少学用心苦,晚乃一扫科举习。

霜降自然知水落,道损都忘为学益。

一从崇卑悟师说,心已沈酣全体易。

书扁外和转庵诗,不待形容有润色。

忆昨尊公期类予,似我颛愚有何获。

老惭才衰惟钝迟,感君肯赴同襟期。

闭关却埽门植榆,不妨倡和来埙篪。

形式: 古风

次韵转庵读中兴碑

千秋金镜唐元龟,苞桑镜见龟灼知。

女主为祸已云惨,天宝之乱尤危疑。

九龄早悟绸缪诗,其奈哥奴基棼丝。

外人何得与家事,旋闻潜纳河洲睢。

席誇禄儿李裴和,助桀为虐几乘危。

趣之使乱果为谁,张巡庙哭祇涕垂。

高将军固非远虑,掉头肯和金刀篪。

四镇休罪高仙芝,张垍早措平章辞。

望贤宫中例忍饥,金刀胡饼方效奇。

事有至难已言之,贼心包藏久窃窥。

春秋知我盍罪我,监国引嫌孰维持。

颜笔劲节霜筠似,元文秋月华星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