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鸡鸣山怀古》由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通过描绘历史场景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巡狩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闻说当年帝子过,清秋匹马渡浑河”,开篇即以传说中的帝王巡狩为引,点明主题。秋日清晨,一位帝王独自骑马穿越浑河,画面中既有历史的庄严感,又带有一丝孤独与豪迈。
颔联“天连大漠黄云合,地接平沙白草多”,进一步展开辽阔的自然景象。天际与沙漠相连,黄云笼罩,大地与广袤的沙地相接,白草丛生,营造出一种苍茫壮丽的意境,既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也暗示了帝王巡狩的广阔范围。
颈联“谏猎空留丞相草,从龙漫羡侍臣珂”,转入对帝王巡狩行为的反思。这里提到的“谏猎”可能是指劝谏帝王不要过度狩猎,而“丞相草”则可能是指留下劝谏的草稿或记录。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帝王追求功业与享受的反思,以及对忠诚大臣谏言的尊重与怀念。
尾联“于今大化风行远,万里鸣驺奏凯歌”,将视角拉回当下,表达了对历史影响的思考。尽管帝王已逝,但其影响深远,如同万里传来的凯歌声,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影响。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鸡鸣山怀古》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历史影响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