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青冢

独留青冢古城隅,愧杀当年汉大夫。

万里长城凭粉黛,千秋国士老樵渔。

溪边流影魂飞动,塞上吹箫凤有无?

延寿写真君莫恨,长门空锁月明孤。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昭君青冢》由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通过对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首联“独留青冢古城隅,愧杀当年汉大夫。”开篇即以昭君的墓地——青冢为背景,将她孤独地留在了古城的一隅,与当年汉朝的大夫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当时决策者的遗憾。

颔联“万里长城凭粉黛,千秋国士老樵渔。”通过对比长城的雄伟与昭君个人的命运,以及国士的辉煌与老樵渔的平凡,进一步深化了对昭君命运的感慨。长城作为国家的象征,却无法保护昭君免于悲剧,而普通的老百姓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们的痕迹。

颈联“溪边流影魂飞动,塞上吹箫凤有无?”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昭君在溪边的身影仿佛在飞舞,似乎她的灵魂在寻找着某种答案。塞上吹箫的场景则让人联想到她的思乡之情,以及是否有人能理解她的心声。这里的“凤有无”可能暗指昭君是否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或理解。

尾联“延寿写真君莫恨,长门空锁月明孤。”引用了关于昭君的传说,即汉元帝曾让画师毛延寿为昭君画像,但因不满其形象而下令将其画像毁坏。诗人在此处劝慰昭君,即使画像被毁,但她的精神和形象永远存在于人们心中,不应为此感到遗憾。同时,也暗示了昭君虽被封为长门宫主,但最终孤独终老,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深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深情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思和对人性的关怀。

收录诗词(288)

张鹏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驻军拉拉克泰有作

龙沙漠漠转多艰,憔悴风烟未解颜。

帐下青羌凄夜月,军中白马向边关。

天横沙卤分疆界,地尽穷荒接万山。

长路何人问行役?铙歌高唱雪中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中秋前一日同陈掌科使还

驰驱万里气雄哉,归马云屯夕照催。

天上新秋明月满,人间负羽使星来。

风烟揽辔输君壮,潦倒清樽共我开。

圣主贤臣今日事,燕然复有勒铭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杨林矶

几年设险壮江关,吞吐风云自往还。

雨过寒涛惊石浪,帆飞百丈触溪湾。

波回衣带三江水,浪叠鱼鳞四面山。

莫向黄陵问巫峡,青春憔悴易苍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南高峰

南山日霁晓烟开,蹑屩攀萝览胜来。

城郭参差云影度,江湖映带暮潮回。

林香远接翁家桂,峰翠遥连照胆台。

极目吴中村落满,作霖谁是出群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