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草木杂诗七首(其五)吉贝

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

驼褐阻关河,吉贝亦可裘。

投种望著花,期以三春秋。

茸茸鹅毳净,一一野茧抽。

南北走百价,白氎光欲流。

似闻边烽急,缘江列貔貅。

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

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

谁知海滨客,独叹无人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名为《记草木杂诗七首(其五)吉贝》。诗中描绘了对吉贝这种植物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首句“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描述了炎热的地区很少经历严寒,人们担心寒冷的到来。接着,“驼褐阻关河,吉贝亦可裘”提到驼绒虽好,但在某些地区难以获取,而吉贝则是一种可以替代的材料,用来制作衣物。

“投种望著花,期以三春秋”表达了种植吉贝的期待,希望经过三个季节的生长,能够开花结果。接下来,“茸茸鹅毳净,一一野茧抽”描绘了吉贝成熟后,绒毛洁白如鹅绒,野茧抽出的情景。

“南北走百价,白氎光欲流”说明了吉贝织成的布料价格不菲,光泽诱人。然而,“似闻边烽急,缘江列貔貅”暗示了边境局势紧张,军队沿江布防,预示着可能的战争。

“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赞扬了吉贝布料的温暖和柔软,适合制作士兵的内衣。最后,“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谁知海滨客,独叹无人酬”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以及对那些在困境中默默付出却无人感激的人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吉贝这一自然界的产物,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记草木杂诗七首(其六)芭蕉

地卤不敏树,珍植何由畅。

斸根移芭蕉,美荫跂可望。

芳心日卷舒,翠叶忽张王。

偏工鸣秋雨,疏密眇难状。

霜风一以厉,狼籍坐惆怅。

谁言褴缕中,秋子得佳饷。

缃囊贮瑞露,厚味天所贶。

怀哉腊毒言,节口畏生瘴。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记草木杂诗七首(其七)菖蒲

东山在眉宇,未到心郁纡。

流泉撞哀玉,清洌生菖蒲。

闻有婵娟子,弃家来结庐。

窈窕云雾窗,参差冰玉肤。

绝粒屏香节,仙姿清且腴。

迩来隐身去,冷落愁臞儒。

灵方无由乞,石斗移根须。

相看意已消,何必见子都。

形式: 古风

海上

落日弄云海,阆风欲手攀。

秀色不可解,西山如连环。

缅怀避世人,结屋栖孱颜。

视世一蜗角,笑悯触与蛮。

我生笑痴仙,遂恬升斗悭。

尚馀诗书债,倖此朱墨闲。

缨冠出救斗,安得长闭关。

仙人形识此,妄自凭愚顽。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祝仲容归新安

历乱百忧心,漂零一涯天。

读礼不盈尺,眼萎坐自怜。

君来访安否,春风柳吹绵。

篝灯语平生,惝恍夜不眠。

那知岁月度,但怪冰雪坚。

感君怀亲意,使我泪贯泉。

高堂急荣养,躬耕恨无田。

笔端日五色,气压诸生前。

圣门要钻仰,至味研简编。

经纶出绪馀,文字忘蹄筌。

他年閒击竹,妙契琴无弦。

此时一瓣香,竟为何人然。

江湖多北风,怀哉归袖翩。

刮目看奋飞,此道更著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