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草木杂诗七首(其七)菖蒲

东山在眉宇,未到心郁纡。

流泉撞哀玉,清洌生菖蒲。

闻有婵娟子,弃家来结庐。

窈窕云雾窗,参差冰玉肤。

绝粒屏香节,仙姿清且腴。

迩来隐身去,冷落愁臞儒。

灵方无由乞,石斗移根须。

相看意已消,何必见子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东山的静谧、流泉的哀美、菖蒲的清冽以及隐者的生活状态一一展现。

首先,"东山在眉宇,未到心郁纡",以东山象征内心的向往与追求,未到之处却已心绪难平,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接着,"流泉撞哀玉,清洌生菖蒲",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泉水比作哀玉,既表现了水声的清脆悦耳,又暗示了环境的清幽。菖蒲的生长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生机。

"闻有婵娟子,弃家来结庐",诗人听闻有位美丽的女子,舍弃家庭,来到这里定居,这不仅展现了隐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窈窕云雾窗,参差冰玉肤",通过"云雾窗"和"冰玉肤"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脱俗,也暗示了她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绝粒屏香节,仙姿清且腴",描述了女子摒弃尘世的束缚,追求精神的纯净与丰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

"迩来隐身去,冷落愁臞儒",诗人感叹隐者远离尘嚣,使得那些苦于功名利禄的儒生感到孤独与失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灵方无由乞,石斗移根须",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得到隐者所拥有的灵丹妙药,只能羡慕地望着石斗移动根须,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相看意已消,何必见子都",诗人与隐者相对,心中的热情与向往已经消散,不必再寻找如子都般完美的形象,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接受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接纳。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上

落日弄云海,阆风欲手攀。

秀色不可解,西山如连环。

缅怀避世人,结屋栖孱颜。

视世一蜗角,笑悯触与蛮。

我生笑痴仙,遂恬升斗悭。

尚馀诗书债,倖此朱墨闲。

缨冠出救斗,安得长闭关。

仙人形识此,妄自凭愚顽。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祝仲容归新安

历乱百忧心,漂零一涯天。

读礼不盈尺,眼萎坐自怜。

君来访安否,春风柳吹绵。

篝灯语平生,惝恍夜不眠。

那知岁月度,但怪冰雪坚。

感君怀亲意,使我泪贯泉。

高堂急荣养,躬耕恨无田。

笔端日五色,气压诸生前。

圣门要钻仰,至味研简编。

经纶出绪馀,文字忘蹄筌。

他年閒击竹,妙契琴无弦。

此时一瓣香,竟为何人然。

江湖多北风,怀哉归袖翩。

刮目看奋飞,此道更著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韵彦继用前辈韵三首(其一)馈岁

岁晚追土风,独瓮谁与佐。

人心感流光,台馈屏奇货。

鸡豚取牢栅,门户随小大。

去乡二十年,忆此但愁卧。

儿痴元未识,但索梨饤坐。

何时鸦识村,莫作驴转磨。

不须志四方,教子求寡过。

归哉及强健,老去烦剂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次韵彦继用前辈韵三首(其二)别岁

旧岁已趣驾,为我不少迟。

凡心畏增年,而岁岂容追。

丈夫有蠖屈,牢落天南涯。

收功英妙年,豪杰彼一时。

宁当如秦越,坐视瘠与肥。

邻翁意诚厚,酌酒宽愁悲。

慇勤何时忘,祝我致好辞。

抚世非吾事,诸公正扶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