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渊为句龙君辅上任潼州令所作的代序,通过对句龙君辅过往事迹的赞美和对其未来仕途的期待,展现了对官员品德与才能的重视。诗中提到“卓鲁当时事”,赞颂句龙君辅过去的事迹如同卓鲁一般卓越,风流倜傥,无人能及。接着,诗人描述了句龙君辅在三载之后,名声已经传遍了两川之间,显示其影响力之广。
诗中还提到句龙君辅深受乡里敬仰,他的教化使顽劣之人得以改过自新,比喻其教育成果显著。诗人用“牛刀”和“骥足”来比喻句龙君辅虽暂时处于闲职,但其才能犹如牛刀小试,未来定能大展宏图。诗人还表达了希望句龙君辅能够亲自造访偃室,接受更深层次的学问,以及早些得到膺门的邀请,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最后,诗人预祝句龙君辅在朝廷受到任命,带着墨绶(象征官职)返回家乡,同时表达了对句龙君辅游学和未出关的期待,以及对句龙君辅未来成就的无限憧憬。诗中还提到了梁园与蜀道的距离,象征着句龙君辅仕途的遥远与艰难,但诗人坚信句龙君辅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诗人对句龙君辅的衣物和孝顺父母的细节也有所提及,体现了对句龙君辅个人品质的赞赏。最后,诗人祝愿句龙君辅归来时正值春服时节,能够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是对句龙君辅个人才能与品德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官员道德与能力的重视,以及对家庭和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