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凤林寺钟楼时的独特感受。首句"楼凭青嶂迥",以楼阁倚靠青山的高峻景象开篇,展现出钟楼的雄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人到上方稀"则暗示了寺庙地处偏僻,游人罕至,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古寺愁春雨,疏钟送落晖",通过春雨和落日余晖的描绘,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时光流逝的感觉。春雨滴落在古老的寺庙中,更显得历史的沧桑;而疏疏落落的钟声,伴随着夕阳西下,传递出一种孤独和寂寥。
"云林孤迹远,法界一尘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将视线投向远处的云林和微小的一尘,象征着修行者的超脱与尘世的遥远。"坐久松风动,飞花落客衣",诗人久坐钟楼,感受到松风轻轻吹过,飘落的花瓣洒在身上,这不仅是自然的触感,也是诗人内心平静的写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凤林寺钟楼的环境,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