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次韵

客乡吊古重登临,隔水斜阳鸟语深。

赐葛尚馀唐阙梦,倾葵犹抱楚臣心。

蒲边腊酿供华发,楝后春风在绿阴。

桃印灵符何必佩,乾坤正气古犹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身在异乡,我再次登高凭吊古迹,隔着流水,夕阳下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深远。
即使身处赐葛之地,仍怀有唐朝遗梦,如同向日葵般,我心中依旧怀有忠诚的楚臣之心。
冬日河边的腊酒,为我这白发之人准备,楝树之后的春风,吹过绿色的树荫。
桃花印上的灵符,不必佩戴,天地间的正气,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注释

客乡:异乡。
吊古:凭吊古迹。
隔水:隔着流水。
斜阳:夕阳。
赐葛:唐朝遗留的地方。
唐阙梦:唐朝的遗梦。
倾葵:向日葵。
楚臣心:忠诚的楚臣之心。
蒲边:河边。
腊酿:冬酿酒。
华发:白发。
楝后:楝树之后。
桃印灵符:桃花印上的灵符。
何必佩:不必佩戴。
乾坤:天地。
正气:正直之气。
古犹今:自古至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五日次韵》,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时的怀古之情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首句“客乡吊古重登临”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特意登高凭吊古人遗迹的场景,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思乡的情绪。次句“隔水斜阳鸟语深”则通过斜阳映照下的水面和鸟鸣声,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第三句“赐葛尚馀唐阙梦”,借唐代赐葛之事,寓言自己对唐朝盛世的追忆和怀念,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第四句“倾葵犹抱楚臣心”以葵花向阳比喻忠诚,表明自己虽身处异代,但依然保持着忠贞不渝的节操。

第五句“蒲边腊酿供华发”写冬日蒲草边的腊酒,成为诗人寄托岁月流逝、白发生长的感慨,也暗含着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桃印灵符何必佩,乾坤正气古犹今”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天地间的正气始终如一,诗人借此表达对正义和气节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林景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元日即事

宿雾沈城海日迟,十年冉冉镜中丝。

江湖旧梦衣冠在,天地春风鼓角知。

杜曲桑麻归已晚,尚平婚嫁毕何时。

野人问我行藏事,自向庭前采柏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元日得家书喜

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

寒窗琴册灯花晓,衰鬓江湖柏酒春。

道在老天扶客健,书来稚子识家贫。

旧山亦有閒风月,归与渔樵作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太学同舍徐应穮誓义沈井后十年众为营墓立碑私谥正节先生

高名不与魄俱沈,鱼腹孤忠耿至今。

翠碣已书身后谥,寒泉犹照死时心。

神游旧月山河改,梦断疏槐风雨深。

埋骨誓终从武穆,栖霞岭树隔秋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王修竹监簿名楼曰与造物游命予赋

秦望诸峰入几看,仙居缥缈五云端。

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风清十二阑。

碧海气清珠佩湿,明河影落玉箫寒。

超然身在鸿濛上,何必蓬莱跨紫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