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倚剑白日暮,望乡登戍楼。
北风吹羌笛,此夜关山愁。
回首不无意,滹河空自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兵在边塞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倚剑白日暮,望乡登戍楼"两句表明了诗人在黄昏时分,依靠着剑站在城楼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渴望和思念。
"北风吹羌笛,此夜关山愁"写出了边塞的萧瑟气氛和诗人内心的忧伤。北风在耳畔呼啸,羌笛的声音似乎也增添了夜晚的凄凉,而关山之下,更是增添了一份无法言说的孤独与愁绪。
"回首不无意,滹河空自流"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回望往事时,那些曾经的情感和记忆仍然历历在目,而滹河的水却仿佛无情地一天天流去,这也许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边塞生活中孤独和凄凉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黄沙一万里,白首无人怜。
报国剑已折,归乡身幸全。
单于古台下,边色寒苍然。
草枯秋塞上,望见渔阳郭。
胡马嘶一声,汉兵泪双落。
谁为吮疮者,此事今人薄。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
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何时下祝融。
归路却看飞鸟外,禅房空掩白云中。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