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狮子林

无地堪逃俗,乘昏复到林。

半山云遏磬,深竹雨留禽。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

叩门惊有客,想亦为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探访狮子林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联“无地堪逃俗,乘昏复到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选择在黄昏时分遁入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解脱。这里的“林”不仅指自然界的树林,也象征着内心的避难所。

颔联“半山云遏磬,深竹雨留禽”描绘了诗人行至半山腰时的景象。云雾缭绕,仿佛将敲响的钟磬声阻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深竹中的雨声则让栖息的鸟儿停留,这一静一动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颈联“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体验。通过观察流水,他领悟到了禅宗的智慧;而闻到的香气,则让他的心灵得以净化,远离尘世的烦恼。这两句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解脱和心灵纯净的过程。

尾联“叩门惊有客,想亦为幽寻”则以一个意外的发现作为收尾。诗人轻轻敲门,却惊扰了一位来访者,这人似乎也是在寻找幽静之处,与诗人有着相似的心境。这一情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暗示了在自然中相遇的偶然性和心灵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6)

姚广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 字:斯道
  • 籍贯:苏州府长洲
  • 生卒年:1335—1418

相关古诗词

题张山人适乐圃林馆

开牖依林樾,迢迢去市遥。

翠低承雨竹,绿碎受风蕉。

夕岭还侵户,春流欲断桥。

主人缘爱客,时为出山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题张山人适乐圃林馆(其二)

一轩开小圃,近水更悠然。

杏栋萦花雾,芸窗宿篆烟。

竹藏鸠子哺,苔衬鹤雏眠。

此地多风景,幽深似辋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重游穹窿山海云精舍(其二)

地远尘难到,人家半隔溪。

放禅还候磬,起晓却凭鸡。

云度随山窈,泉行趁涧低。

披丛寻藓壁,更为刻新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日暮沙上口号

寂寂村深路,人家尽掩扉。

平沙萦鸟篆,疏树络云衣。

无兴从南去,多情向北归。

老年行履倦,宿不待斜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