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江亭闲望处,远近见秦源。

古寺迟春景,新花发杏园。

萼中轻蕊密,枝上素姿繁。

拂雨云初起,含风雪欲翻。

容辉明十地,香气遍千门。

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在江边的亭子里悠闲远望,远处近处都能看到秦地的源头。
古老的寺庙里,春天的脚步来得迟缓,新开的花朵在杏花园绽放。
花瓣中心的轻柔花蕊密集,树枝上白色的身影繁多。
微雨中,云朵如轻纱般升起,带着风,似乎要翻动雪花。
它的光彩明亮照耀十方世界,香气弥漫千家万户。
但愿不要像桃李那样轻易凋谢,美好的芬芳无需多言。

注释

江亭:江边的亭子。
闲望:悠闲远望。
秦源:秦地的源头。
古寺:古老的寺庙。
迟春景:春天的脚步来得迟缓。
杏园:杏花盛开的地方。
萼:花瓣。
轻蕊:轻柔的花蕊。
素姿:白色的身影。
拂雨:微雨中。
含风:带着风。
翻:翻动。
容辉:光彩。
十地:十方世界。
千门:千家万户。
桃李:桃树和李树。
芳菲:芬芳。
不为言:无需多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江边风光图。开头两句“江亭闲望处,远近见秦源”表明诗人在一个隐逸的江边亭子里悠然观赏,视线可及的地方是秦川流域的某个地方,或许是指古代的秦国遗址。这不仅设定了场景,也暗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怀。

紧接着,“古寺迟春景,新花发杏园”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一座古老的佛寺和其中盛开的杏花。这里“迟春景”可能意味着春天来得稍晚,而“新花”则强调了时序上的鲜明感受。杏园中的花朵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展现,也象征着文化与信仰的融合。

下面四句“萼中轻蕊密,枝上素姿繁。拂雨云初起,含风雪欲翻”描绘了杏花盛开的生动画面和天气变化的情景。其中,“萼中轻蕊密”形象地表达了花朵在花萼中的紧密排列;“枝上素姿繁”则捕捉到了花枝上的洁白花朵繁多而有序的状态。“拂雨云初起,含风雪欲翻”两句则表现出微妙的气象变化,既有雨水即将到来的预兆,也隐含着春末夏初时节的不确定性。

最后四句“容辉明十地,香气遍千门。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则从宏观上描绘了整个景象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交融。“容辉明十地”可能指的是阳光普照之下的美好景色,“香气遍千门”则是杏花散发的清新气息无处不在。末尾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不希望自己的芳菲(比喻人生或才华)像桃李那样为世俗所关注,而宁愿保持内心的纯洁和独立自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传递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情感。

收录诗词(3)

周弘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题读书堂

窗外捲帘侵碧落,槛前敲竹向青冥。

黄昏不欲留人宿,云起风生龙虎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应举题钱塘公馆

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

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及第后谢座主

一纵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及第谣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遥望龙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

骅骝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莱五云地。

物经千载出尘埃,从此便为天下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