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举题钱塘公馆

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

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辽阔的江面遥远如天堑,秦始皇为何不安于此建桥?
钱塘江口连通行船的钱也没有,更别提抵挡来自西陵的两次潮汐了

注释

万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天堑:天然的鸿沟,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
秦皇:指秦始皇。
底事:何事,为什么。
安:安定,此处指建造。
桥:桥梁。
钱塘江口:钱塘江的入海口。
无钱过:没有足够的钱来建造或维护桥梁。
阻:阻碍。
西陵:古代地名,今湖北宜昌附近。
两信潮:两次大潮,通常指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感慨。开篇“万里茫茫天堑遥”一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秦朝长城的辽阔与古老,"秦皇底事不安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这一历史事件的感慨。秦始皇虽然成就了一番霸业,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其统治下的暴政也让百姓遭受了许多苦难,这里“不安桥”隐喻着秦始皇心中的不安。

接下来的“钱塘江口无钱过”一句,则是对唐代诗人常用来比喻政治腐败的“钱塘江潮”的写实。这里的“无钱过”,既可以理解为没有金钱无法通过,也暗示着即使有了钱财,在面对历史的浩荡波涛时也是无济于事的。

最后,“又阻西陵两信潮”一句,"西陵"通常指的是三峡中的西陵峡,而“两信潮”则是在形容长江水势的强大与不可预测。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历史变迁的复杂多变,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不仁、历史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既有对古代帝王史事的反思,也有对自身处境的隐喻,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哲理的杰作。

收录诗词(6)

周匡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及第后谢座主

一纵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及第谣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遥望龙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

骅骝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莱五云地。

物经千载出尘埃,从此便为天下瑞。

形式: 古风

古镜歌

轩辕铸镜谁将去,曾被良工泻金取。

明月心中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

蛟龙久无雷雨声,鸾凤空踏莓苔舞。

欲向高台对晓开,不知谁是孤光主。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西戎献马

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

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

影别流沙路,嘶流上苑风。

望云时蹀足,向月每争雄。

禀异才难状,标奇志岂同。

驱驰如见许,千里一朝通。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