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桂树在仙李家族中的繁盛与美丽,以及它在月夜和秋风中的独特景象。诗人以“仙李传芳今几叶”开篇,巧妙地将桂树与仙李家族的繁盛联系起来,暗示了桂树的高贵与不凡。接着,“轩下亭亭双桂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桂树在轩下的挺拔姿态,仿佛是两位亭亭玉立的佳人。
“千尺金台玉露夜,九重玉殿金风秋”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桂树置于金台玉露的夜色中,以及九重玉殿的秋风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的“金台”、“玉露”、“玉殿”、“金风”,不仅描绘了桂树生长的环境,也赋予了它以金碧辉煌的色彩,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影横日月参差见,香喷乾坤远近浮”则进一步展现了桂树的动态美。月光下,桂树的影子在天地间摇曳,既参差又连贯,仿佛与日月共舞;而桂树的香气,则弥漫于天地之间,无论远近都能感受到它的芬芳,体现了桂树的香气之浓郁与扩散力之强。
最后,“惹得嫦娥同一笑,小山空自咏淹留”两句,借用了嫦娥的故事,表达了对桂树的赞美之情。嫦娥的微笑是对桂树美的认可,而“小山空自咏淹留”则可能是诗人自谦之语,暗示自己虽未能亲临此美景,但心中已深深被其吸引,久久不能忘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桂树在特定环境下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