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题

谓风有知乎,胡云兴而即驱。

谓风无知乎,胡云兴而必驱。无知而驱,伊谁之愚。

有知而驱,伊谁之辜。愚不彼推,辜不我諆。

念彼麦田,蒿目以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探讨了自然现象——风与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或无知所带来的思考。诗人以风和云为引子,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如果风是有知的,那么为何它能驱使云的兴起;如果风是无知的,又为何它能如此行事?这种矛盾的设定,实际上是在探讨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与理解。

“谓风有知乎,胡云兴而即驱。谓风无知乎,胡云兴而必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有知与无知的风,展现了自然界运作的复杂性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诗人似乎在质疑,究竟是风自身具有某种智慧,还是人类赋予了它这样的能力。这种思考触及了哲学中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辩论,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现象解释的尝试与困惑。

“无知而驱,伊谁之愚。有知而驱,伊谁之辜。”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问题指向了“谁”应当为这种现象负责。是自然界的无知导致了云的兴起,还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不足造成了误解?诗人在这里似乎在寻求一种答案,但最终却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之中。

“愚不彼推,辜不我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无奈与反思。他认为,无论是将责任归咎于自然界的无知,还是归咎于人类的认知缺陷,都难以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复杂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人类知识有限性的谦逊态度。

最后,“念彼麦田,蒿目以嘻。”诗人将思考转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与自然景观——麦田。这里的“蒿目”可能象征着忧虑或关注,而“嘻”则可能表达了一种无奈或幽默的态度。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怀,以及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所持有的既严肃又略带讽刺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风与云的关系,巧妙地融入了哲学、自然、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人类认知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警

悦而不绎非真悦,从而不改岂实从。

刍荛下询迩言察,用中执两慎登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即事遣闷(其一)

夜晴图睡待生云,晓问仍晴风转闻。

踧踖何方致时雨,徊徨惟是惭为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即事遣闷(其二)

仲春望泽已无聊,春去夏来泽尚遥。

彼际谓犹少待者,汝云何以待今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即事遣闷(其三)

闰岁虽云节令迟,便迟已即暮春时。

农谚麦收三月雨,明当立夏更何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