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爱国志士歌(其二)

草莽臣正之,望阙辄哭谒。

眼枯泪未枯,中有杜鹃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近世爱国志士歌(其二)》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通过“草莽臣”这一形象,描绘了一位身处民间、心怀天下的臣子形象,他面对朝廷,满含热泪,表达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与忠诚。

“草莽臣正之,望阙辄哭谒。” 开篇即以“草莽臣”自比,暗示自己虽出身微贱,但心怀国家,对朝廷有着深厚的情感。每当仰望皇宫的方向,心中便涌起悲痛之情,忍不住哭泣拜谒。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爱国情怀,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眼枯泪未枯,中有杜鹃血。” 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即使眼泪已经流干,心中的悲痛却依然未减,仿佛融入了杜鹃鸟的血色之中。杜鹃鸟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哀伤与忠诚,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对国家的忠诚。整句诗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强烈的爱国之情。

黄遵宪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这首诗通过对“草莽臣”的描绘,以及对杜鹃鸟的引用,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于忠诚与牺牲的颂扬,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近世爱国志士歌(其三)

怒鞭尊氏像,泣述《山陵志》。

可怜默默齐,犹复《不恤纬》。

形式: 古风

近世爱国志士歌(其四)

拍枕海潮来,勿再闭关眠。

日本桥头水,直接龙动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近世爱国志士歌(其五)

文章亦小技,能动处士议。

武门两石弓,不若一丁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近世爱国志士歌(其六)

锁港百不知,惟梦君先觉。

到今鴂舌声,遍地设音学。

形式: 古风 押[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