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晓沧

曾见王郎海上行,十年重晤凤皇城。

消磨花月新诗卷,沉郁风云旧酒兵。

往事欲谈宜痛哭,此生贻误是浮名。

尊前豪语劳君记,孤负移山志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答王晓沧》,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王晓沧久别重逢的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首句“曾见王郎海上行”,回忆了昔日与朋友在海边的相遇,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次句“十年重晤凤皇城”则描绘了两人在繁华都城重逢的场景。

“消磨花月新诗卷,沉郁风云旧酒兵”通过“花月”与“风云”的对比,展现了时光流转中诗酒相伴的时光,既有欢聚的喜悦,又有岁月沉淀的沉重感。诗人感慨过去的日子,认为那些美好的时光和创作的新诗,都被时间消磨,而过去的豪情壮志如今只剩下淡淡的酒香。

“往事欲谈宜痛哭,此生贻误是浮名”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过去未能实现理想,以及被虚名所累的遗憾和悔恨。他希望与朋友痛快地谈论过去,但又深知这些回忆只会带来更深的悲伤。

最后两句“尊前豪语劳君记,孤负移山志不成”以酒为媒介,恳求朋友记住他们的豪言壮语,同时也揭示了自己未能实现移山之志的失落。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谒潮州韩文公祠(其一)

一疏真教佛可焚,中朝无地得容君。

孤臣去国关初雪,逐客呼天岳不云。

金石流传鹦鹉赋,风雷趋奉鳄鱼文。

寻碑独向城东路,古木萧萧冷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谒潮州韩文公祠(其二)

江山得姓总公遗,有客观潮发古思。

失路英雄凭吏笑,投荒心迹岂僧知?

千秋道学重开统,八代文章始起衰。

北斗声华南斗命,海天来拜使君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去岁秋初抵鮀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怃然(其一)

琴剑萧然尚客游,海天容易又经秋。

渡江人物消沉尽,谁识当时第一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去岁秋初抵鮀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怃然(其二)

沦落天涯气自豪,故山东望海云高。

西风一掬哀时泪,流向秋江作怒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