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题瓶中桃花遗画

瓣染鹃红,铜饼里、生香不断。

想玉人,画眉初了,戏拈斑管。

折叠屏前花雾深,博山炉里沉香满。

对兰窗,写出一枝春,天初暖。曲栏外,飞絮乱。

檐宇下,游丝缓。帘幕昼沉沉,暗垂银蒜。

几点燕支抚艳容,数行麝墨添芳款。

叹仙才,未合住人间,瑶池馆。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题瓶中桃花遗画》由清代诗人朱肄南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瓶中桃花遗画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首先,“瓣染鹃红,铜饼里、生香不断。”开篇即以鲜艳的桃红色调渲染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那瓶中的桃花在铜制的容器内散发出持久的香气,引人入胜。

接着,“想玉人,画眉初了,戏拈斑管。”诗人巧妙地将画面与人物情感相联系,仿佛是有一位女子刚刚完成画眉,轻巧地拿起斑驳的画笔,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灵气。

“折叠屏前花雾深,博山炉里沉香满。”通过描绘屏风前的花雾和博山炉中弥漫的沉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香气的氛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

“对兰窗,写出一枝春,天初暖。”在温暖的春日里,对着兰花窗,画家描绘出一枝生机勃勃的春花,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曲栏外,飞絮乱。檐宇下,游丝缓。”诗人通过描写曲栏外飘散的柳絮和檐下缓缓摇曳的蜘蛛丝,捕捉到了春天特有的自然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的特征。

“帘幕昼沉沉,暗垂银蒜。”午后的阳光透过帘幕,洒在银色的蒜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之美。

最后,“几点燕支抚艳容,数行麝墨添芳款。”诗人以燕支(胭脂)轻轻点染女子的面容,以麝墨(麝香制成的墨)书写细腻的文字,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也体现了画作的精致与高雅。

“叹仙才,未合住人间,瑶池馆。”诗人感叹于画家的非凡才华,似乎认为这样的仙人才能创造出如此美妙的作品,不应仅局限于人间,而是应该在瑶池之馆中享受其艺术的永恒。

整首词通过对瓶中桃花遗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创造者才华的赞美。

收录诗词(1)

朱肄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丙寅仲秋,余以侍亲留白下,遣方海、方澜两儿赴蜀侍夫子

皓魄满窗前。不照人圆。离魂真欲上青天。

只为分巢双燕小,破尽宵眠。何计慰高年。

日薄虞渊。时来甥馆问鱼笺。

甚日浣花溪畔水,准送归船。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南乡子.九日

佳节拟登高。一望寒山木未凋。

菊酒才斟枫已醉,谁浇。摘叶题诗字有糕。

风急搅林梢。何处游人帽欲飘。

且插茱萸篱下饮,逍遥。夜静霜钟带月敲。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菩萨蛮.寄外二首(其一)

小楼昨夜春寒渐。绿筠帘子何曾捲。帘外又斜阳。

一溪新水香。已教人远别。更把青山隔。

人自不思归。布帆空解飞。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寄外二首(其二)

酿花天气春愁重。淡云微雨都如梦。金斗熨沈香。

夜来针线忙。踏青浑懒去。女伴空招取。

多事是黄昏。替人催泪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