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教和资中八景(其一)重龙晴岚

雨馀山水放清辉,惊见轻岚上翠微。

薄影渐因红日淡,馀氛犹逐白云迟。

如绡漠漠笼僧寺,似雨霏霏护石池。

底事往来岩壑上,欲随祥霭出明时。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水间轻柔而迷人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和谐之美。

首句“雨馀山水放清辉”,开篇即点明雨后的山川呈现出一片清新明亮的景象,仿佛大自然洗净铅华,展现出最纯净的一面。接着,“惊见轻岚上翠微”一句,诗人用“惊见”二字,生动地表达了在这样的美景中突然发现轻盈的雾气缓缓升腾于青翠山峦之上的惊喜之情,这种意外的发现,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薄影渐因红日淡,馀氛犹逐白云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逐渐驱散薄雾,但仍有残留的云气缓缓移动,与远处的白云相呼应,形成一幅动态的画卷。这里运用了“淡”、“逐”等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感,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中光影变幻的微妙。

“如绡漠漠笼僧寺,似雨霏霏护石池”两句,诗人将视觉感受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用“如绡漠漠”形容轻纱般的雾气笼罩着僧寺,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似雨霏霏”则描绘了雾气如同细雨般轻轻覆盖在石池之上,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底事往来岩壑上,欲随祥霭出明时”两句,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希望与祥和的云气一同迎接光明未来的愿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不仅停留在对自然美的赞叹上,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山水间轻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38)

王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教和资中八景(其二)醮坛云梯

仙家咫尺隔尘凡,寂寞当年古石坛。

苍藓重封层磴足,白云深锁石梯端。

眼前日月弹丸急,脚底烟霞图画闲。

欲访安期问真诀,置身此地杳冥间。

形式: 七言律诗

奉教和资中八景(其三)官渡春波

忆惜当年此问津,渡头青草满堤生。

行人日暮呼舟急,稍子心谙蹴浪轻。

白石清泉明素志,沧浪绿水濯尘缨。

因兹却动西陵兴,几度思乡梦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教和资中八景(其四)珠江夜月

华月初生古渡头,冰轮出水未曾收。

行看尚觉光微动,伫见方知影不流。

万顷碧波明午夜,一泓清水占先秋。

当时谁有坡仙趣,酾酒临江重倡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教和资中八景(其五)盘峰暮雨

薄暮苍芒雨满空,开帘已失眼前峰。

归鸦翅重飞还止,别墅云迷淡又浓。

牧子荷蓑愁日暝,群蛮含帽不头童。

荒村灯火沈沈静,祇听招提递远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