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盘峰笼罩在苍茫雨幕中的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薄暮苍芒雨满空”,以“薄暮”点明时间,黄昏时分,天空弥漫着苍茫的雨气,渲染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开帘已失眼前峰”,推开窗户,眼前的山峰已被雨雾遮掩,展现出雨中景色的不可捉摸与变幻莫测。
接着,“归鸦翅重飞还止,别墅云迷淡又浓”,描绘了乌鸦在雨中飞行的情景,翅膀沉重,却依然努力飞翔,最终停歇。别墅被云雾所笼罩,时而淡薄,时而浓厚,展现了雨后云层的动态美。这里通过乌鸦与云雾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牧子荷蓑愁日暝,群蛮含帽不头童”,牧童背着蓑衣,在昏暗中显得有些忧愁,群蛮(可能指当地居民)戴着帽子,不显老态,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情景。牧童的愁容与群蛮的活力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荒村灯火沈沈静,祇听招提递远钟”,描绘了夜晚荒村的宁静,只有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打破了这份寂静。灯火稀疏,夜色深沉,钟声悠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超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