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的《初至京憩桥松上人兰若》。诗中描绘了诗人初次来到京城,拜访一位名为桥松上人的僧侣,在其寺庙中歇息的情景。
首句“蓟北一为别,归来已四春。”表达了诗人离开蓟北后,经过四个春天的时光,终于回到了京城。这里的“蓟北”泛指北方地区,诗人通过这一句,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表现出来。
接着,“轮蹄行处旧,宫阙望中新。”诗人回顾过往的行程,那些曾经踏足的地方如今已是旧景,而遥望京城的宫殿楼阁,却仿佛是全新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暂向忘机侣,言栖未定身。”诗人暂时寄宿在僧侣桥松上人的寺庙中,与这位“忘机侣”(即无心机、性情淡泊的人)相伴,自己的身心也得到了暂时的栖息。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一句“明朝趋走地,衣马任风尘。”预示着明天诗人又将回到忙碌的京城生活中,衣衫和坐骑都将被风尘所覆盖。这句话既是对未来生活的预想,也暗含了对当前宁静生活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离别到重逢,再到短暂的平静之后,即将再次面对繁忙生活的内心感受。诗中蕴含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情感丰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