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借

世无扬子云,石椁秘奇文。

土隙愁孤蚓,庭隅鬨暗蚊。

群言相抵触,六义已纠纷。

愿借咸阳火,都将笔砚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愿借》,出自清代诗人姚燮之手。姚燮以描绘细腻情感与社会现象见长,此诗则表达了对文学创作中纷繁复杂、相互抵触现象的感慨。

诗中开篇“世无扬子云,石椁秘奇文”,借古喻今,以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为例,暗示在当今时代,虽无如扬雄般才华横溢的文人,但仍有埋藏于石棺中的奇文未被发现,寓意着文学创作的潜力与未知性。

接着,“土隙愁孤蚓,庭隅鬨暗蚊”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以蚯蚓和蚊虫的生存状态来隐喻文学创作环境的艰难与孤独。蚯蚓在泥土中挣扎,蚊虫在暗处嗡嗡作响,形象地描绘了文人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群言相抵触,六义已纠纷”则揭示了文学创作中意见分歧、理论冲突的现实。群言即众说纷纭,六义指古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或体裁,此处暗指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与混乱。

最后,“愿借咸阳火,都将笔砚焚”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除文学创作中杂乱无章、互相抵触现象的渴望。咸阳火,典出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这里借以象征彻底革新、净化文学环境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姚燮对于文学创作现状的深刻洞察与强烈愿望,既有对传统文学精神的致敬,也蕴含着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反思与期待。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落照

落照不在水,苍然向远枝。

澹芬收野气,静盼析云姿。

滃滃山先夕,漻漻天作漪。

芙蓉开未尽,侧影媚吾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天不雨

八月九月天不雨,天不病苗还病人。

人怨体焦同土石,病愁虫食遍松筠。

熊熊鸟火明河角,阵阵蛟烟弄海唇。

底尔伏庐无寸见,菊花濡酒酒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微雨

暮秋洒微雨,转减昨宵凉。

鸟拂乱叶堕,蛩依老藓香。

城阴入湖气,檐色出天光。

结坐不邀客,近吾于世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晓起

我病日弄药,衾袂皆药痕。

揽衾坐深馆,药气添晓温。

窗楞流藻旭,尘片吹斜纹。

平心匿窅眇,静息持初根。

养悦酌杯酒,散步当柴门。

青天照襟色,影若閒閒云。

老藓满庭石,略有春兰芬。

独趣契古游,渊止信无纷。

八极充万有,埃壒道亦存。

颇思故人来,鸟翼来翩翻。

暮秋娟娟花,怜尔墙隅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