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节妇

游丝堕地风不起,灯烬霏霏落江水。

良人一去不可招,形忍为人心作鬼。

黄叶拥篱秋满门,孤儿索果啼黄昏。

三丧欲举况赤手,渤澥捧土成高坟。

白日迟迟常不晓,浮云飞过长空杳。

梦魂泛尽水中萍,血泪滴枯庭下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李节妇的女子在丈夫离世后的悲惨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她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哀伤。

首句“游丝堕地风不起”以游丝随风飘荡却无法被风吹动的形象,隐喻了李节妇在失去丈夫后内心的无助与挣扎。接着,“灯烬霏霏落江水”则通过灯油燃尽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消逝与无望。这一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无力的氛围。

“良人一去不可招,形忍为人心作鬼”表达了李节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即使丈夫已逝,她的内心仍如鬼魅般缠绕不去,无法摆脱对他的怀念。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感受到失去至亲之人的痛苦与哀伤。

“黄叶拥篱秋满门,孤儿索果啼黄昏”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以及孤儿在黄昏时分的哭泣,进一步渲染了李节妇家庭的孤独与凄凉。孤儿的啼哭,不仅是对食物的渴望,更是对父爱缺失的哀求,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三丧欲举况赤手,渤澥捧土成高坟”描述了李节妇在接连遭遇丧事的情况下,面对赤手空拳的生活困境,只能以泥土堆砌起丈夫的坟墓。这一场景既体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她在逆境中的坚强与无奈。

“白日迟迟常不晓,浮云飞过长空杳”通过对比白日与黑夜,以及浮云的飘渺,表达了李节妇在漫长岁月中的孤独与迷茫。她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寻找光明,但又似乎永远无法触及。

“梦魂泛尽水中萍,血泪滴枯庭下草”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李节妇的梦魂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萍藻,随波逐流,无法自主。她的泪水,如同血液一般,滴落在枯萎的庭院草地上,象征着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绝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李节妇在失去丈夫后的悲痛与坚韧,以及她在生活困境中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

收录诗词(116)

桑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招贤里

公卿荐士久不作,此地旧有招贤名。

谁知燕台一抔土,可直全齐七十城。

魏阙遥遥楚天碧,满眼白云江水急。

小山丛桂不闻歌,秋空月冷黄金泣。

形式: 古风

题赵子昂马

天池定水生涟漪,临流濯出神龙姿。

圉官欲骑心辟易,夹道行来风倒吹。

奇骨棱棱坚似铁,王孙画之心欲折。

燕山有路可长嘶,何时得染温禺血。

形式: 古风

劣马行

昔年老杜歌偪侧,只有两言堪叹息。

日骑官马送还官,道路难行涩如棘。

我修州志蒙官爱,坊长每日轮一疋。

居閒坐卧牵在前,紧要欲行何处觅。

东家有马性恶劣,双足拿空向人立。

家僮拚命据其背,振地一跌加两踢。

此后谈马便色变,路逢童羖心辟易。

苏秦说穷问舌在,李全战败疑手失。

我官正居大夫后,肩舆无人足无力。

几回历览地舆图,茅茨拘闷住不得。

愿同禦寇驾长风,浩浩一身周八极。

形式: 古风

入山

客子寻幽兴,随云入乱山。

清秋吟不极,尽日影俱閒。

灵籁追长啸,残霞映醉颜。

脱身尘土外,心静是真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