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兄丁行之俾予作山水一轴

秃发管城书不中,麝煤满砚随轻浓。

烟云变怪本无定,丹青故匪能形容。

解衣盘礴无人久,妙迹于今复何有。

挥毫要使真宰泣,叹息初非痴绝手。

辽东有人丁令威,去家得仙人暂归。

上界繁做异丘壑,安得长林大麓长追随。

联翩大轴要予写,敲冰不在鹅溪下。

吾既不能为乔松直干摩苍天,又不能为小童一线飞纸鸢。

万里江山入平远,唤取画师阎立本。

形式: 古风

翻译

秃头的文人笔力不足,研磨的麝香墨汁浓淡不定。
烟云的变化难以捉摸,绘画无法完全描绘。
长久以来无人欣赏他的才情,如今的佳作还能留存多少。
他挥毫时力求触动人心,感叹并非出自狂热的手法。
辽东有个叫丁令威的人,成仙后暂且回乡。
天上的奇景多如山川沟壑,怎能常伴在长林大麓间。
人们纷纷请求我作画,不再局限于鹅溪的冰雪。
我既不能像乔松般直插云霄,也无法如孩童般轻松作画。
广阔的江山尽收眼底,呼唤画师阎立本来共同创作。

注释

管城:毛笔。
麝煤:麝香和煤炭研磨成的墨。
丹青:绘画。
真宰:自然的主宰,这里指创作灵感。
丁令威:传说中的仙人。
大轴:大幅画卷。
鹅溪:古代著名的产纸之地。
乔松:高大的松树,象征高尚品德。
阎立本:唐代著名画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旦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画艺术的深厚情感和个人才华的自豪。开篇“秃发管城书不中”两句,以书法家的形象出现,用笔触之轻重、墨色之浓淡来比喻文字的力量和深度,显示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精湛和独到的见解。

接着,“烟云变怪本无定,丹青故匪能形容”两句,以自然界的变化无常比喻山水画的生动多姿,以及难以完全捕捉其神韵,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中捕捉自然之美的挑战和敬畏。

“解衣盘礴无人久,妙迹于今复何有”两句,通过对古代画家遗迹的怀念,抒发了时光流转、艺术永恒的深沉感慨。诗人似乎在追问,现世是否还有能够承载前贤艺术精神的作品。

“挥毫要使真宰泣,叹息初非痴绝手”两句,则是对书画技艺极高的赞美和自信,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嘲与悲凉,彷佛在说,自己的书画才能虽然超群,但终究难逃时代的局限。

“辽东有人丁令威,去家得仙人暂归”两句,提到了一位名叫丁令威的人物,这个人似乎拥有非凡的艺术才华,以至于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与仙人的境界相通的高度。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位画家的极高评价。

“上界繁做异丘壑,安得长林大麓长追随”两句,是对丁令威艺术才华的进一步赞美,将其作品比喻为仙境中奇特的山水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画家作品的无限向往和追随之情。

“联翩大轴要予写,敲冰不在鹅溪下”两句,则是诗人的自述,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展现于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中,但又意识到自己无法达到像丁令威那样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吾既不能为乔松直干摩苍天,又不能为小童一线飞纸鸢”两句,诗人以自谦的语气表达了对自己的艺术才华的局限,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坚持。

“万里江山入平远,唤取画师阎立本”一句,则是呼唤画家阎立本,将万里的江山景色描绘于平远之中,既展示了诗人对阎立本艺术才华的赞赏,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书画艺术传承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和绘画技艺的描述,以及对前贤艺术家的怀念与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才华局限的自知之明。

收录诗词(6)

王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德清宰俞居安自画渊明图

门无车马喧,径有松菊阴。

前窗面清泚,后户依嵚岑。

就使世俗工,犹足写幽深。

况今令尹贤,洞照先哲心。

出处异轨辙,丘壑同胸襟。

予知淡笔墨,良似无弦琴。

先生如明月,莹洁照古今。

形模或能写,光彩讵可临。

寥寥千古意,当向笔下寻。

人心去典午,朝柄归卯金。

岂无康济心,且赋归来吟。

天生卓荦姿,岂是甘山林。

当今急英贤,四海待商霖。

勉哉就功名,枯槁不足钦。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大涤洞

得得篮舆蹑紫烟,青山买断不劳钱。

孤峰峭耸云间柱,大涤深藏洞里天。

一派飞泉成舞翠,千寻秀石屡来贤。

上方犹有奇观在,更欲扪萝到绝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赋将军木

脱急曾闻匿异人,论功仅得号将军。

长身已逐云烟去,赖有孙枝记旧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锦溪次赵令韵二首(其二)

困人天气近清明,花信风来拂面轻。

屏却鸣驺成独往,绿杨阴里听莺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