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两在他乡见岁除,今年守岁在吾庐。

小儿欢喜频行酒,犹子平安远寄书。

陶令无心希厚禄,安仁有志赋閒居。

劳生半百虽虚度,三径犹存不负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除夕》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场景,以及对生活的淡泊与知足之情。

首句“两在他乡见岁除”,开篇即点出诗人身处异乡,却在年末时分与他人相聚的情景,流露出一种异乡人的孤独与无奈。接着,“今年守岁在吾庐”一句,转折至诗人今年得以在自己的家中度过除夕夜,情感上有了明显的转变,从孤独转为满足与喜悦。

“小儿欢喜频行酒,犹子平安远寄书。”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家庭的欢乐氛围。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频繁敬酒,以及远方亲人寄来的平安信件,都让这个除夕夜充满了温馨与幸福。这里不仅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

“陶令无心希厚禄,安仁有志赋闲居。”诗人借用了东晋陶渊明和西晋潘岳(字安仁)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陶渊明不慕荣华,辞官归隐,而安仁则有志于赋闲居,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

最后,“劳生半百虽虚度,三径犹存不负予。”诗人感慨自己半生忙碌,或许有些虚度,但仍有三径可归,即有可以栖身之处,没有辜负自己的初心。这句话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除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温情与哲思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竹所为太常典簿顾谨中

路绕阑干屈曲行,绿阴遮暗石棋枰。

酒杯潋滟花前兴,茶臼丁东月下声。

拄杖敲门无俗辈,题诗偪槛有僧名。

篮舆径造知何日,直待明年燕笋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耕读庄为俞原鲁

鸐鵛湾头一草堂,绕墙桃李绕堤桑。

宽如五柳陶家宅,僻似百花工部庄。

雨洗春犁閒倚壁,风吹故纸乱堆床。

庞公虽道为农好,也欲教儿识数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双桂堂为俞伯刚

堂前双桂如玉树,众木摇落正芬芳。

淮南偃蹇有何异,月里娑婆无此香。

连理合时兄弟好,带花移后子孙长。

岁收金粟三千斛,天富燕山窦义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答俞仲基二首(其一)

人生契合无新旧,市道论交有浅深。

莫效卞和三献玉,当辞王密四知金。

廉颇不负相如意,鲍叔真知管仲心。

独为武侯长抱恨,空遗梁父旧时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