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引(其二)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形式: 词牌: 清平调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小道上的生动画面。"陌上山花无数开",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路边繁花似锦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路人争看翠軿来",进一步描绘了路人的兴致勃勃,他们纷纷驻足观看那驶来的翠绿车辆,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后两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他希望这辆华丽的车能够悠然地停留,让人们尽情欣赏,仿佛在暗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享受当下的心境。诗人倡导的不仅是留住眼前的美好,更是对生活节奏的放慢和对自然之美的沉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景和人们的反应,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留恋,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闲适与豁达之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清平调引(其三)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回家。

形式: 词牌: 清平调辞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左车二章之二(其三)

左车有赫,万人毒螫。曷可去之,于党孔硕。

敏尔之生,胡为草戚。

形式: 四言诗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筑城二章之二(其五)

筑城奕奕,于以固敌。咨尔寺兮,发郊外冢甓。

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谪。

形式: 四言诗

诗三百三首(其二三八)

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

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天真元具足,修證转差回。

弃本却逐末,只守一场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