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虫吟(其八)

虫有蛀地牛,曲吻利如钩。

趯取尾作首,倒行腹为头。

燥土作陷沙,露喙伺其幽。

小虫误过之,一入出无由。

小儿嫉其然,取彼众中酋。

缚置它穴口,其类亦相仇。

一引两得之,尽置清溪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有一种昆虫名叫地牛虫,弯曲的嘴像钩子一样锐利。
它用尾部当头部,反向行走,腹部当作头颅。
在干燥的土地上挖洞形成陷阱,张开嘴巴等待猎物。
小虫不小心踏入陷阱,一旦进去就无法逃脱。
孩子们嫉妒地牛虫的手段,抓来它们群体中的首领。
把首领绑在别的洞口,同类之间因此产生仇恨。
孩子们一网打尽,将地牛虫全部投入清澈的小溪中。

注释

曲吻:弯曲的嘴。
如钩:像钩子一样。
趯取:用尾巴当作。
倒行:反向行走。
燥土:干燥的土地。
陷沙:陷阱。
露喙:张开嘴巴。
幽:隐蔽的地方。
误过:不小心踏入。
酋:首领。
缚置:捆绑放置。
它穴:别的洞穴。
相仇:产生仇恨。
一引两得:一举两得。
清溪流:清澈的小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十虫吟》系列中的第八首,描绘了一种奇特的昆虫——地牛虫的生活习性和遭遇。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地牛虫的外形特征:“曲吻利如钩”,形象地描绘了它的嘴巴形状和锐利。地牛虫善于通过“趯取尾作首,倒行腹为头”的独特方式改变自己的位置,这种行为在诗中被赋予了狡猾和生存智慧。

然而,地牛虫的生存之道却引来小孩子的嫉妒,他们将地牛虫中的首领“缚置它穴口”,显示出孩子们的恶作剧心理。这种行为导致地牛虫群体内部的矛盾,它们“其类亦相仇”。最后,小孩子“一引两得之”,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又将地牛虫置于困境,它们被“尽置清溪流”。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虫子的故事,反映了儿童的天真与恶意,以及自然生物间的生存竞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虫吟(其六)

虫有避债夫,缉茧枝间缀。

窃食柽松毛,负之以为盖。

首鼠开两端,见人深拒闭。

想汝作债初,已作逃匿计。

小儿不汝赦,推寻见根柢。

计穷挺身走,终日失其竁。

形式: 古风

十虫吟(其五)

虫有卖油公,什伍处阴湿。

长脚如蟏蛸,胫细走不及。

儿童反接之,邀其吐微汁。

所挟虽不多,坐此遭捃拾。

倾资仅有此,微生何以给。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十虫吟(其四)

虫有捣米叔,善跳如舂谷。

偶与屋上尘,堕地岂好触。

儿童仰置之,反弓奋腰腹。

欲行复遭抑,屡作不能伏。

非汝懒于舂,其力有不足。

形式: 古风

十村绝句(其一)海

鵁鶄属玉乱横斜,石步柴门下白沙。

长笛一声人不见,小舟风紧入蒹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