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避乱》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选择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不求闻达祗山林”揭示了诗人不追求名利,只愿在山林中过着宁静的生活。然而,“荒尽田园又废吟”暗示了田园荒芜,诗人的创作也因此停止,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寂寥。
接着,“避俗恨无千日酒”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遗憾没有千日醉的逃避之道。他感叹著书劳心却无果,“枉用一生心”,反映出内心的苦闷与失落。诗人进一步感慨历史文物的衰败,“百年文物悲涂地”,以及江山易主的沧桑,“几姓江山兆采金”。
最后两句“畏域愁城朝夕困,那禁霜雪鬓边侵”描绘了诗人身处乱世,每日忧虑重重,岁月无情地侵蚀着他的白发,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对衰老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在动荡时局中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