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经

髯张元是人中雄,喜如俊鹘盘秋空。

怒如怪兽拔古松,老我不敢婴其锋。

更著短周时缓颊,智囊无底眼如月。

斫头不屈面如铁,一说未穷复一说。

勍敌相扼已铮铮,二豪同军又连衡。

屏山直欲把降旌,不意人间有阿经。

阿经瑰奇天下士,笔头风雨三千字。

醉倒谪仙元不死,时借奇兵攻二子。

纵饮高歌燕市中,相视一笑生春风。

人憎鬼妒愁天公,径夺吾弟还辽东。

短周醉别默无语,髯张亦作冲冠怒。

阿经老泪如秋雨,只有屏山拔剑舞。

拔剑舞,击剑歌,人非麋鹿将如何。

秋天万里一明月,西风吹梦飞关河。

此心耿耿轩辕镜,底用儿女肩相摩。

有智无智三十里,眉睫之间见吾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李经》由金代诗人李纯甫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诗中首先以“髯张元是人中雄”开篇,形象地刻画了髯张的勇猛与豪气,如同苍鹰在秋空中翱翔,怪兽拔起古老的松树,展现出其力量与威严。接着,诗人以“老我不敢婴其锋”表达出自己对髯张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髯张的不可一世。

“更著短周时缓颊,智囊无底眼如月。”描述了髯张的智谋与洞察力,他的智慧深不可测,目光如月般明亮。接下来,“斫头不屈面如铁,一说未穷复一说。”则进一步展示了髯张的坚韧不屈与口才之高超。

“勍敌相扼已铮铮,二豪同军又连衡。”描绘了髯张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与敌人激烈对抗,同时与两位豪杰并肩作战,形成合力。诗人通过“屏山直欲把降旌,不意人间有阿经。”表达了对髯张的敬佩,同时也引出了阿经这一角色。

阿经被形容为“天下士”,其文采飞扬,笔下如有风雨,能写出三千字的壮丽篇章。诗人还提到,即使李白这样的谪仙人,也会借用阿经的奇兵来对抗髯张与另一位豪杰。这不仅展现了阿经的才华,也体现了他与髯张之间的深厚友谊。

“纵饮高歌燕市中,相视一笑生春风。”描绘了阿经与髯张在燕市中畅饮高歌,相视而笑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然而,好景不长,诗人通过“人憎鬼妒愁天公,径夺吾弟还辽东。”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哀伤与无奈。

最后,“短周醉别默无语,髯张亦作冲冠怒。阿经老泪如秋雨,只有屏山拔剑舞。”描绘了分别时的场景,短周默默无语,髯张愤怒不已,阿经的老泪如秋雨般落下,只有屏山拔剑起舞,以示对友人的不舍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哀伤。

收录诗词(30)

李纯甫(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工词赋,后治经义。章宗承安二年经义进士。两次上疏,策宋金战争胜负,后多如所料。荐入翰林。宣宗时,不受权相术虎高琪荐擢,以母老为辞,官至京兆府判官。学术文章为后进所宗。中年即无仕进意,旋即归隐,日与禅僧士子游,以文酒为事。虽沉醉,亦未尝废著书。有《中庸集解》、《鸣道集解》等

  • 字:之纯
  • 籍贯:金弘州襄阴
  • 生卒年:1185—约1231

相关古诗词

为蝉解嘲

老蜣破衲染尘缁,转丸如转造物儿。

道在矢溺传有之,定中幻出婵娟姿。

金仙未解羽人尸,吸风饮露巢一枝。

倚杖而吟如惠施,字字皆以心为师。

千偈澜翻无了时,关楗不落诗人诗。

屏山参透此一机,髯弟皤兄何见疑。

此理入玄人得知,髯弟恐我餐却西山秀,皤兄劝我吸却壶卢溪。

因蝉倩我问渠伊,快掉葛藤复是谁,髯弟绝倒皤兄嘻。

形式: 古风

灞陵风雪

君不见浣花老人醉归图,熊儿捉辔骥子扶。

又不见玉川先生一绝句,健倒莓苔三四五。

蹇驴驼著尽诗仙,短策长鞭似有缘。

政在灞陵风雪里,管是襄阳孟浩然。

官家放归殊不恶,蹇驴大胜扬州鹤。

莫爱东华门外软红尘,席帽乌靴老却人。

形式: 古风

赠高仲常

借问高书记,南征又北征。

从军元自乐,游子若为情。

笔下三千牍,胸中百万兵。

伤弓良小怯,弹铗竟何成。

惨淡风尘际,悲凉鼓角声。

别家四十日,并塞两三程。

斗绝牛皮岭,荒寒燕赐城。

吟边白鸟没,醉里莫云横。

感慨悲王粲,颠狂笑祢衡。

虎贲多将种,底用两书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画兔

三窟言何鄙,中林计未疏。

贫而长衣褐,老矣不中书。

捣药元无死,忘蹄始见渠。

子皮今尚在,遗像岂陶朱。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