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郑直斋居士

有侄宰相才,昔惟吕文穆。

有婿国士器,昔惟晏同叔。

公乃兼其荣,秀气塞一门。

为国作瑞琏,赖公培福根。

世态方恶直,公乃自立的。

掉头蛮触争,冷坐雪月窟。

今世能几人,如公心迹清。

馨艳有如此,公死犹如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逢辰为纪念其故人郑直斋居士所作。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优美,通过对故人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尊崇。

“有侄宰相才,昔惟吕文穆。”开篇便指出故人之才华横溢,如同古代著名宰相吕文穆一般。这不仅是对郑直斋居士政治才能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朋友品格和能力的高度评价。

“有婿国士器,昔惟晏同叔。”接着又将故人的德行与古代贤士晏同叔相提并论,显示出郑直斋居士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品德上也是受到推崇。

“公乃兼其荣,秀气塞一门。”这里强调了故人集政治才华和道德完善于一身,对家族带来的荣耀如同满堂的佳气。

“为国作瑞琏,赖公培福根。”表达了诗人对郑直斋居士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对于国家福祉的重要性。

“世态方恶直,公乃自立的。”在一个充满不正之风的社会中,故人却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不随波逐流,这种品质更显得难能可贵。

“掉头蛮触争,冷坐雪月窟。”诗人的情感在这里达到高潮,他通过对故人淡泊名利、清净自守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超凡脱俗精神状态的赞美。

“今世能几人,如公心迹清。”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能够保持心灵纯洁如郑直斋居士的人实属罕见。

“馨艳有如此,公死犹如生。”最后,诗人通过对故人的哀悼,表达了即使故人离世,其美德与精神也将永存于世间,如同他仍然活着一般。

收录诗词(42)

方逢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判府国史直讲秘书赴镇南剑

番江之峰高插天,番湖之水渊其渊。

山川钟作一书簏,胸次汹涌万斛泉。

呼来天上佐良史,唤起英雄斧奸魅。

玉堂万字云锦章,赤墀一对国士器。

天为资善择畏师,汝作羽翼从吾儿。

光芒忽报动双剑,翱翔直去分一麾。

我闻了翁铁梁脊,生晚不得拜履舄。

又闻龟山与延平,首为东南揭标的。

今君剖符守其乡,视三先生为有光。

开明义理当日用,扶植气节争秋霜。

知君报政只数月,裤襦万口九天彻。

去时好趁芦花天,归时又见橙橘节。

道山缱绻持一觥,临别惟有诗送行。

执手不敢赞谀语,版样惟视三先生。

形式: 古风

猩猩歌

猎者围猩猩,疑其以众抗。

诿曰不取小,惟取大与壮。

众猩自相仇,推挤送其长。

以次索二三,不复推已往。

四五至于十,无一得释放。

众猩怒相目,各悔受人诳。

及早同一心,未必躯尽丧。

吁嗟兽不灵,相仇无足嗔。

胡为豪杰群,不能自相亲。

秦人吞六国,诸侯各附秦。

并力取其一,冀不及他人。

智者欲合从,徒自腐舌唇。

安得先震邻,然后于其身。

彼先噬其一,其次祸亦均。

早知秦用术,六国同一心。

形式: 古风

题卢文峰十二知丞文集

骊珠一颗千仞渊,渔翁探得遭骊眠。

一朝吹堕千万颗,恐是蛟骊卧半天。

骈花俪叶妙天下,文赋直追古班马。

手抉河汉裂锦章,写在诗歌轧骚雅。

大篇赤手捕长蛇,不须控勒骑生騧。

短篇任意起忽伏,苍江浩浩涛中槎。

文章妙手压场屋,到底亡羊还得鹿。

庐陵方买载月舟,清淡又展朝天轴。

军将打门书一封,呼起醉梦为醒松。

只怕至宝不肯留山中,雷霆风雨取去还蛟龙。

形式: 古风

赠五星陈东野

粤从动静极互根,裂为二气分五行。

未有二气先有理,理与气合人物生。

人惟禀得天地气,故为耳目形口鼻。

人惟禀得气之理,故为仁义为礼智。

气为人形理为心,同是水木火土金。

今人问气不问理,茫茫只向天外寻。

人而不仁木已死,不须更论败在子。

人而薄义金已伤,如何却说生在巳。

无礼无智水火灭,不忠不信土气绝。

人于心上斩了根,是气安从有萌檗。

出门一笑逢星翁,谈天议论迥不同。

若能论气又论理,太极只在挑包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