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稍变春罗色,还追云壑游。
俯探青玉窟,傍挹翠绡流。
九夏日车冷,四时龙气浮。
隐沦今不见,钓叟浪垂钩。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景色的变化和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追求。"稍变春罗色",以轻盈的春罗比喻初春的色彩变化,暗示着大地从冬日沉睡中苏醒,万物复苏。"还追云壑游",表达了诗人欲追随山间云雾,探寻幽深山谷的闲适心境。
"俯探青玉窟,傍挹翠绡流",通过形象的描绘,写诗人亲临其境,低头欣赏如青玉般清澈的洞穴,侧耳倾听溪水如翠色薄纱般流淌,展现了山水间的宁静与秀美。
"九夏日车冷",出人意料地提到夏日也有清凉之感,可能是指山中气候宜人,不同于外界的炎热。"四时龙气浮",则借龙气象征山川灵气,一年四季都弥漫着神秘而生动的气息。
最后两句"隐沦今不见,钓叟浪垂钩",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遗憾地感叹,那些曾经隐居山林的高人已不可见,只剩下垂钓的老者在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体现了宋代理想化的隐逸情怀。
不详
山郭五里馀,气象忽异色。
蛟龙尝此蟠,潭水至今黑。
变化验莫穷,白昼起霹雳。
山形抱江来,怪石莫倾侧。
有寺出其间,户牖立丹壁。
微云垂鉴中,彩色画不得。
小阁才数弓,吐纳半江碧。
日光涵游鱼,到底如不隔。
老竹风萧萧,长根擘青石。
送声寄哀弦,往往动魂魄。
载酒同遨游,逢奇得搜索。
形体相与忘,山林信吾适。
乃知人世间,舍此固怵迫。
薄有田园归去好,苦无官况莫来休。
崖悬怯吾顾,潭空沁我心。
匪斯涉游趣,敬慎识官箴。
深沈三洞启真都,万乳千葩状绝殊。
驰驿方朝金阙去,涤尘来饮碧琳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