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成鹫所作的《题西山寺》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山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此山得似故山无”,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眼前山色是否与心中故乡山色相似的思考,引人入胜。接着,“城上闲凭景物殊”一句,点明了诗人站在城墙上,悠闲地欣赏着与众不同的风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半面高窗临睥睨,千峰晴雪见浮图”两句,通过“高窗”和“千峰晴雪”的景象,展现了西山寺周围环境的雄伟壮观,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的高耸入云。而“见浮图”中的“浮图”即佛塔,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宗教色彩和庄严感。
“旌旄影接幡幢动,钟磬声随鼓角孤”则描绘了寺庙中庄严的仪式场景,旌旗飘扬,幡幢摇曳,钟磬之声与远处的鼓角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庄严肃穆又略带孤独的氛围,体现了佛教修行的寂静与深邃。
最后,“登望正逢多垒日,问僧何地结双趺”两句,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心情,以及对僧侣生活状态的好奇与思考。其中,“多垒日”可能指战乱频繁的日子,而“结双趺”则是佛教中表示坐禅或冥想的姿态,暗示了诗人对于和平与静心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西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宗教与和平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