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制属

家传山谷旧簪缨,志业刚豪早有声。

二子学文能绍志,一官拜命竟辞荣。

琴斋不听惊人语,钺阃空留荐剡名。

借问松坡谁是主,疏梅淡月两凄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家族世代传承高贵门第,刚毅豪迈的志向早有声誉。
两个儿子研习文学能继承遗志,接到官职却选择辞去以示清高。
在琴斋中从不听闻惊人言论,权柄之地只留下推荐贤才的美名。
请问这松坡的主人是谁?只有稀疏的梅花和清淡的月色显得孤独凄凉。

注释

家传:世代相传的贵族。
山谷:指代高贵的门第。
旧簪缨:古老的贵族象征。
志业:志向与事业。
刚豪:刚毅豪迈。
绍志:继承遗志。
拜命:接受任命。
辞荣:辞去荣耀。
琴斋:书房,常指隐居之处。
惊人语:出人意料的话语。
钺阃:比喻权力中枢。
荐剡名:推荐人才的名声。
松坡:松树成坡的地方,象征隐士居所。
疏梅淡月:稀疏的梅花和清淡的月色。
凄清:冷清,寂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元杰为悼念黄制属而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敬仰和对其家族传统的追忆。首句“家传山谷旧簪缨”中,“山谷”暗指黄制属的家族可能有深厚的学问渊源,而“旧簪缨”则暗示了其家族的显赫地位。次句“志业刚豪早有声”赞扬了黄制属早年的刚毅豪迈,已为人所知。

第三句“二子学文能绍志”提到黄制属的后辈继承了他的学业,显示出家族文化的延续。第四句“一官拜命竟辞荣”则描绘了他对于官位的态度,即使被授予高官,也选择辞去以示淡泊名利。第五句“琴斋不听惊人语”进一步描绘了黄制属的雅致生活,他不追求世俗的赞誉,而是沉浸在音乐之中。

最后一句“钺阃空留荐剡名”中的“钺阃”象征权力,而“荐剡名”则指推荐人才,表明黄制属虽然不在世,但他的名声和人品仍被人们怀念。“借问松坡谁是主,疏梅淡月两凄清”以景结情,通过松坡、疏梅、淡月的意象,渲染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黄制属逝去的哀思和对他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深情缅怀故人的挽诗,既赞扬了黄制属的品格与才学,又寄托了诗人对逝者无尽的哀思。

收录诗词(123)

徐元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 字:仁伯
  • 号:梅野
  • 籍贯:上饶县八都黄塘
  • 生卒年:1196-1246

相关古诗词

旅舍灯

荒居雨醒已昏黄,败壁张灯四散光。

相待村炊同坐久,更陪幽梦入更长。

屋头鸡唱惊孤枕,门外马嘶催晓装。

僮仆告行吾亦去,空房留尔重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荷花

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

碧摇仙子凌波袜,红散天丝织锦裳。

彷佛若耶溪上路,栖迷太华井边凉。

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部中观新竹有感

粉署窗前小竹林,子孙蛰蛰得春深。

土膏肥迸苍龙角,地发抽迟紫玉簪。

檐近十分饶宿溜,墙高终日碍层阴。

南风昨夜阳和透,放出参天劲节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宿部观铨法苦蚊

炎方典礼始郊迎,夜宿铨闱暑气清。

万物洪纤俱夏长,九天宽大遍春生。

眼明剔蠹牙签滑,手倦驱蚊玉箑轻。

我自黑甜深帐稳,不容形遁晓窗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