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居雨醒已昏黄,败壁张灯四散光。
相待村炊同坐久,更陪幽梦入更长。
屋头鸡唱惊孤枕,门外马嘶催晓装。
僮仆告行吾亦去,空房留尔重凄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荒居中的夜晚情景。首句"荒居雨醒已昏黄",通过"荒居"和"雨醒",传达出诗人寓居异乡的孤独与落寞,窗外昏黄的光线更添凄清。"败壁张灯四散光"进一步刻画了环境的破败,灯光微弱且散乱,映照出旅舍的简陋。
"相待村炊同坐久",诗人与村民共度晚餐,虽然只有短暂的陪伴,但这份人情温暖让他感到慰藉。"更陪幽梦入更长",暗示诗人难以入睡,只能在梦境中寻求片刻的安宁。"屋头鸡唱惊孤枕",鸡鸣声打破宁静,使得诗人更加孤独,"门外马嘶催晓装"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他不得不准备离开。
最后一句"僮仆告行吾亦去,空房留尔重凄凉",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去的无奈和对空房的留恋,以及对身后空荡荡的旅舍的深深感慨,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寂寥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舍生活,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不详
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
碧摇仙子凌波袜,红散天丝织锦裳。
彷佛若耶溪上路,栖迷太华井边凉。
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
粉署窗前小竹林,子孙蛰蛰得春深。
土膏肥迸苍龙角,地发抽迟紫玉簪。
檐近十分饶宿溜,墙高终日碍层阴。
南风昨夜阳和透,放出参天劲节森。
炎方典礼始郊迎,夜宿铨闱暑气清。
万物洪纤俱夏长,九天宽大遍春生。
眼明剔蠹牙签滑,手倦驱蚊玉箑轻。
我自黑甜深帐稳,不容形遁晓窗明。
审是须防自是偏,四通八达路平平。
伊周孔孟是心一,尧舜汤文是道传。
善恶正邪书里月,行藏用舍性中天。
圣贤万语千言订,个字来从太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