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林春更好,宾雁不知归。
顾影怜青籞,传声入紫微。
夜陪池鹭宿,朝出苑花飞。
宁忆寒乡侣,鸾凰一见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上林春更好,宾雁不知归"两句表达了春天到来时,上林(可能指长安城附近的上林苑)一片繁华美好的景色,而那些来访的大雁似乎也沉迷于这美丽的环境,不愿意返回它们原本的地方。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的喜爱和留恋。
"顾影怜青籓,传声入紫微"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感受春天。"顾影"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欣赏春光时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而"怜青籓"则表达了对这些景色的深情。"传声入紫微"则是说远处的鸟鸣声飘逸而高亢,似乎连通了天界。
"夜陪池鹭宿,朝出苑花飞"描绘了一日之中春意盎然的情景。晚上与水边的鸟类一同安息,早晨则是观赏到满园盛开的鲜花,这些都是诗人对春天美好瞬间的细腻捕捉。
"宁忆寒乡侣,鸾凰一见稀"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尽管现在所处环境美丽,但仍然会想念远方故土的伙伴。而"鸾凰一见稀"则可能是在强调那些珍贵而难得的美好时刻和遇到的高贵人物,都是难以再次相见的。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写,以及对远方故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长信萤来一叶秋,蛾眉泪尽九重幽。
鳷鹊观前明月度,芙蓉阙下绛河流。
鸳衾久别难为梦,凤管遥闻更起愁。
谁分昭阳夜歌舞,君王玉辇正淹留。
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
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
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
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閤引书生。
握手云栖路,潸然恨几重。
谁知绿林盗,长占彩霞峰。
心死池塘草,声悲石径松。
无因芳杜月,琴酒更相逢。
汉家无事乐时雍,羽猎年年出九重。
玉帛不朝金阙路,旌旗长绕綵霞峰。
且贪原兽轻黄屋,宁畏渔人犯白龙。
薄暮方归长乐观,垂杨几处绿烟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