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不寐》,是明代诗人郑学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不能寐时的内心思绪与周遭环境的交融。
首句“亦知非远别”,透露出诗人虽然知道这次分别并非长久,但心中仍不免生出离别的愁绪。接着“不寐思何依”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寻求慰藉的渴望。
“淅淅风开幔,溶溶月款扉”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风轻轻吹动着帘幕,月光柔和地洒在门扉上,这样的场景既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绵延。
“楼高秋气迥,戍远角声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高楼之上,秋意浓重,远处的边防哨所传来微弱的号角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担忧。诗人站在高处,感受着清冷的秋风,听着遥远的号角,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最后,“多少关山外,寒来忆寄衣”将诗人的思绪推向了极致。在想象中,诗人穿越了无数的关山,感受到了寒冷的到来,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思念,并在寒冷中得到温暖的衣物。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挂念,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真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典型的表达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