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惠酥(其二)

浅黄拂拂小鹅雏,色好从来说雍酥。

花草偏宜女儿手,缄封枉入野人厨。

细涂麦饼珍无敌,杂炼猪肪术最迂。

脔肉便知全鼎味,它时不用识醍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新生的小鹅毛色浅黄,色泽之美自古就被人赞美如酥油。
花草最适合女子亲手照料,却白白落入了乡野人的厨房。
精心涂抹的麦饼无比珍贵,混合猪油烹饪的方法显得古老而独特。
仅凭一片肉就能尝出满锅菜肴的味道,以后无需再了解更高层次的美食——醍醐。

注释

浅黄:淡黄色。
雍酥:比喻色泽细腻、光滑。
女儿手:女子的手,代指女性的细心和温柔。
野人厨:乡野人家的厨房,暗示平凡之处。
细涂:精心涂抹。
珍无敌:极其珍贵,无与伦比。
杂炼:混合烹饪。
术最迂:方法古老,略显迂回。
脔肉:切好的肉片。
全鼎味:整锅菜肴的味道。
醍醐:佛教中的乳糜,比喻最高级的美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所作的《天启惠酥(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收到的酥油,色泽浅黄且细腻,犹如小鹅雏的绒毛,被赞誉为雍酥,即色泽鲜美。诗人强调这种美食适合女性的手来制作,暗示其精致与娇嫩,但被送到自己这个乡野之人手中,似乎有些大材小用。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酥油的烹饪方法,细涂于麦饼之上,味道无比珍贵,而将猪肪混合炼制则显得较为繁琐。他通过品尝酥油,能感受到其丰富的味道,认为它足以代表整个鼎中的美味。最后,诗人幽默地说,即使将来不再需要了解更高层次的美食——醍醐(指牛奶上层浓厚的乳脂),也能通过这酥油体会到极致的美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酥油的品质和烹饪技艺,同时也流露出对馈赠者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品味的自信。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天启惠酥(其三)

南朝珍馔一时无,尚见休文谢北酥。

陶瓮解汤香出屋,铜铛掠面乳供厨。

中都价重无钱买,京兆书迟怪路迂。

闻道加餐最肥泽,异时烦与致醍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天启惠酥(其四)

高阳太守有遗书,亲教齐民炼玉酥。

欲出浮膏先卧酪,为防馋鼠更薰厨。

绝知意重分馀弃,渐见诗多入怪迂。

犹恐伧人笑风土,预从贝叶检醍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天赐白

君不见书生镌羌勒兵入,羌来薄城束缚急。

蜡丸飞出辞大家,帐下健儿纷雨泣。

凿沙到石终无水,扰扰万人如渴蚁。

挽縆窃出两将军,敌箭随来风掠耳。

道傍神马白雪毛,噤口不嘶深夜逃。

忽闻汉语米脂下,黑雾压城风怒号。

脱身归来对刀笔,短衣射虎朝朝出。

自椎杂宝涂箭创,心折骨惊如昨日。

谷城鲁公天下雄,阴陵一跌兵力穷。

舣舟不渡谢亭长,有何面目归江东。

将军偶生名已弱,铁花暗涩龙文锷。

缟帐肥刍酬马恩,閒望旄头向西落。

形式: 古风

开元夜游图

潞州别驾年十八,弯弓射鹿无虚发。

真龙绝水鱼鳖散,参军后骑凫鸥没。

咸原瑞气映壶关,城南书生知阿瞒。

解鞍下马日向夕,炙驴行酒天为欢。

坐上何人识天意,擪帽破靴朝邑尉。

旄头夜转紫垣开,太白光芒黄钺利。

万骑齐呼左右分,将军夜披玄武门。

鏖兵三窟尽妖党,问寝五门朝至尊。

羽林萧萧参旗折,太极瑶光净烟雪。

杀身志在攀龙鳞,唾手成功探虎穴。

麾下且侯李与王,轻形玉带持箙房。

晋文赏功从悉录,汉光道旧情无忘。

与宴宫中张秘戏,复道晴楼过李骑。

连催羯鼓汝阳来,一抹鲲弦薛王醉。

玉阶凄凄微有霜,天鸡唤仗参差光。

宜春列炬散行马,长乐疏钟严晓妆。

清丝急管欢未毕,瑶池八马西南出。

扪参历井行道难,失水回风永相失。

君不见当时韦杜间,呼鹰走狗去不还。

坐间年少莫大语,临淄郡王天子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