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十)

月角灯唇仿得之,石门禅妙可违时。

乞灵不向铜蝫泪,摄到云魂春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画中梅的神韵与意境,诗人姚燮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与灯光的映照下,梅花的姿态与禅意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远的艺术氛围。

首句“月角灯唇仿得之”,以“月角”和“灯唇”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与灯光交织下,梅花仿佛被精心模仿与勾勒,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姿。这里的“仿得之”不仅指外在形态的描绘,更蕴含着对梅花内在精神的捕捉与再现。

次句“石门禅妙可违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梅花与禅宗的妙谛联系起来,暗示梅花所蕴含的禅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精神象征。石门,这里可能借指某种特定的禅宗修行之地或象征,强调了梅花与禅学之间深刻的关联。

后两句“乞灵不向铜蝫泪,摄到云魂春未知”,则通过对比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前一句中的“乞灵”一词,既可理解为寻求灵感之意,也可解读为对梅花精神的敬仰与追求。诗人似乎在说,他并未向外界的物质(如铜蝫之泪)寻求灵感,而是直接从梅花本身汲取了精神的力量。后一句“摄到云魂春未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所蕴含的超凡脱俗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这种美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感慨。这里的“云魂”,可能象征着高远飘逸的精神境界,而“春未知”则暗示了这种美超越了季节的界限,是永恒且难以言喻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画中梅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之美、禅宗之妙与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中追求意境与精神超越的美学追求。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十一)

鲍娘风格剧幽深,晚节寒香共古今。

何数中姬千万竹,潇湘夜雨写琴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十二)

魏国王孙年少日,霜缣气韵力能追。

玉潭跋语晶宫印,阅尽人间几劫灰。

形式: 七言绝句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十三)

共传戚里寄仙踪,白鹤天南第一峰。

破壁神祠雷雨夜,荒灯客胆怯虬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十四)

春波卖卜隐高名,醉墨能摇碧海鲸。

窣地妖戈愁万鬼,香龛古骨自铮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