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葛鲁卿待制挽诗二首(其二)》由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通过对逝者葛鲁卿待制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对他的高度评价与深切哀思。
首句“论议超今昔”,赞美葛鲁卿待制在讨论和辩论时的观点超越了当代,显示了其卓越的智慧与见解。接着,“文章适典彝”则指出他的文章不仅符合经典的标准,还具有典范性,暗示其作品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和影响力。
“老成嗟已远”表达了对葛鲁卿待制年事已高、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对老一代学者的敬仰与怀念。“后学欲谁师”则流露出对后辈学者失去良师的遗憾,强调了葛鲁卿待制在学术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封域南阳旧,交亲北陌悲”两句,通过空间的转换,描绘了葛鲁卿待制生前在南阳的活动与影响,以及他去世后,亲友在北陌上的悲伤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最后,“他年门弟子,下马识丰碑”预示着葛鲁卿待制的名声将被铭记于后世,他的学生和后来的学者们将会在经过他的墓碑时,对其成就和贡献表示敬意与纪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逝者成就的肯定,展现了对葛鲁卿待制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