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雅的生活图景。首句“难道夷齐饿一家”,以典故引出,借指古代的两位贤士伯夷和叔齐,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隐居,最终饿死。这里诗人似乎在自问,是否也像他们一样,过着清贫却精神富足的生活。接着,“萧然群坐看晴霞”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宁静的环境中欣赏晚霞的情景,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宁静。
“炼成五色奚堪煮”一句,可能暗喻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即使能炼成五彩之物,也无心去烹饪享用,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超脱。“醉羡中山不易赊”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中山酒的向往,但又深知其难得,以此反衬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满足与喜爱。
“秋到加餐凭素字,更深吸露饱空华”两句,描绘了秋季里诗人依靠素食度日,夜晚时分,吸取露水充饥,饱览空中的月华,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非物质的奢华。
最后,“明朝待汲溪头水,扫叶烹来且吃茶”预示着第二天清晨,诗人将前往溪边汲取清水,清扫落叶后烹茶自饮,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更是一种简朴生活的写照。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