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作去年今夕仆自北关过吴兴

明月同千里,寒乡又一秋。

床随桧阴侧,巾与桂香浮。

此夕山中趣,它年霅上游。

诸儿皆楚语,老子自商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明亮的月亮照耀千里,寒冷的乡村又迎来了秋天。
床榻紧挨着桧树的阴影,头巾上浮动着桂花的香气。
今夜山中的乐趣,未来或许能在霅水之畔畅游。
孩子们说的是楚地的语言,我这老者独自唱起商调的歌谣。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亮。
千里:千里之外。
寒乡:寒冷的乡村。
又一秋:又到了秋天。
床随桧阴侧:床榻依傍在桧树的阴凉处。
巾与桂香浮:头巾上飘散着桂花的香气。
此夕:今夜。
山中趣:山中的乐趣。
霅上游:霅水之上的游历。
诸儿:孩子们。
皆:都。
楚语:楚地的语言。
老子:我这老者。
商讴:商调的歌谣。

鉴赏

这首宋诗《中秋夜作去年今夕仆自北关过吴兴》是赵蕃所作,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想象。首句“明月同千里”,以明亮的月光联想到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传递出浓厚的思乡之情。次句“寒乡又一秋”,点明了诗人身处的季节和环境,透露出淡淡的凄凉。

接下来,“床随桧阴侧,巾与桂香浮”两句,通过床榻在桧树阴下的静谧和头巾上飘来的桂花香气,营造出山中夜晚的宁静与清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此夕山中趣,它年霅上游”。

最后两句“诸儿皆楚语,老子自商讴”,写出了家庭的温馨场景,孩子们说的是楚地的语言,而诗人自己则沉浸在商调的歌声中,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认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既有对家乡的思念,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中夜复书

凉生愁辗转,月上照鬅鬙。

林壑故对此,溪山逢未曾。

吟哀蛩伴苦,书绝雁无凭。

更欲留危坐,枝梧殆不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丰城送成父弟还玉山三首(其三)

调护山中竹,斧斤毋使侵。

当门要移种,绕堑合分阴。

诗去惭如锦,书来定抵金。

上言说儿女,其次及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丰城送成父弟还玉山三首(其二)

酒薄仅饮湿,歌长欲泪垂。

人皆有兄弟,我独困乖离。

苦乏田园计,初非干谒资。

途穷与计拙,千载少陵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丰城送成父弟还玉山三首(其一)

溪上同舟送,江头独步归。

秋风方落木,客路要添衣。

故旧询安否,形容话瘠肥。

吾行犹许远,尔去复谁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