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水友续辞·水粽》由宋代诗人王质创作,以“水粽”为题,描绘了诗人与水粽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水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象和寓意。
首句“我取友兮得水粽”,开篇点明主题,诗人将水粽视为朋友,表达了对水粽的喜爱与珍视。接着,“结花甚轻结根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水粽轻盈的外表与坚实内在的特性,象征着友情的表面轻松却根基深厚。
“竹筒楝叶潇湘馀,随波凌乱飘江湖”描绘了水粽在水面上随波逐流的情景,竹筒和楝叶作为载体,赋予了水粽独特的形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其自由漂泊的生活状态。
“藤笼闭,漏兜闲”两句,通过“藤笼”和“漏兜”的意象,进一步展现了水粽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无论是封闭还是开放的空间,都能自在地存在。
“所思兮奚可悭,芦岸槿篱门早?”结尾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水粽的思念之情,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牵挂,如同芦苇岸边的槿篱,早早就为水粽留出了归宿之地,寓意着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粽这一物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友情的深邃与持久,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