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法曲献仙音·黄钟商秋晚红白莲》。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其语言优美,意境幽深。
开篇“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几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水景。这里,“风拍波惊”表现出自然界的动态美,风吹过湖面,激起层层波浪,而“露零秋觉”则是对晨露滴落的细腻刻画,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秋天气息的细致捕捉。接着,“断绿衰红江上”一句,则以一种淡远的笔触勾勒出江景的轮廓,其中“断绿”指的是岸边零落的绿色植被,“衰红”则是对秋叶渐渐枯萎的描绘,整体上给人以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下来,“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几句,则转向了水中的莲花。这里,“艳拂潮妆”描绘的是莲花在水面上的姿态,那种清新脱俗的美丽;“澹凝冰靥”则是对莲叶在水中投影的一种形容,它们仿佛是那么的清澈、透明;而“别翻翠池花浪”一句,则是对莲花被微风吹动时的生动写照,整体上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中间,“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两句,是诗人对天气变化的一种捕捉。这里,“过数点斜阳雨”表现的是秋日午后偶尔降临的小阵雨,而“啼绡粉痕冷”则是对雨后的清冷以及落雨留下的水迹的描写,给人一种凉爽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感体验。
紧接着,“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几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宛相向”表现的是一种悠长的意境,而“指汀洲、素云飞过”则是在形容远处山峦与流动的白云,给人以一种开阔的视觉体验。接着,“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两句,则是对清晨露珠滴落和古井中水声的一种描绘,它们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感受,更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
后半部分,“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几句,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这里,“寸藕折长丝”表现的是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笑何郎、心似春荡”则是在形容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欣赏和内心的波动,给人以一种温暖而又微妙的情感体验。
最终,“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几句,则是对夜晚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展现。“半掬微凉”表现的是夜晚的清凉,“听娇蝉、声度菱唱”则是在形容蛙鸣和水中菱角生长的声音,给人以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情感体验。而“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两句,则是对诗人在夜晚与鸳鸯共度美好时光,以及清晨酒醒后的悠然情怀的一种描绘,它们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切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勾勒出一个秋日水乡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内心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