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义夫母挽词

孟母何曾憾,生前锦轴横。

东征凤毛好,西府玉昆荣。

贝叶忘言处,金床写水声。

十年堂上客,一曲自悲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孟母从未遗憾,生前家中富饶如锦绣。
她的儿子才华出众,东征西战皆有佳绩。
在静谧的贝叶书卷中,仿佛能听见金床边流淌的水声。
十年来,他在厅堂之上常为宾客,如今一曲自伤悲歌响起。

注释

孟母:指孟子的母亲,这里是对贤母的尊称。
憾:遗憾。
锦轴:华丽的布匹,象征富贵。
东征凤毛:比喻孟子的儿子像凤凰的羽毛般珍贵。
西府玉昆:西府指古代的显赫家族,玉昆形容人才华出众。
贝叶:古时用贝壳做书页,象征知识与智慧。
金床:贵重的床铺,可能指书房或休息的地方。
堂上客:厅堂上的常客,指有学问或地位的人。
悲鸣:悲伤地歌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为悼念其母亲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首句“孟母何曾憾”,以孟母为典,暗示母亲生前没有遗憾,因为她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接下来,“生前锦轴横”描绘了母亲生活的富足和教子有方的形象。

“东征凤毛好,西府玉昆荣”两句,将母亲的儿子比作凤凰之羽、美玉般的显贵人物,赞美他们在仕途上的成就,暗示母亲的教诲起到了关键作用。“贝叶忘言处,金床写水声”则通过想象母亲在宁静的环境中,可能在研读佛经或聆听自然的声音,体现了她的智慧与淡泊。

最后,“十年堂上客,一曲自悲鸣”表达了诗人自己作为长子,在母亲去世后,十年来常在厅堂回忆起母亲,每当想起她,心中都充满哀伤,只能独自低吟一曲以表达悲痛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爱和追思。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林伯谟挽词

幽情千木外,巧思百花前。

好事如吾子,伤心叹蚤年。

桃蹊亲意悦,薤曲里人怜。

半夜悲笳起,凉天野月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舍弟客临平

凭谁为问鹡鸰原,灯火三更殒泪痕。

天远未知萍梗迹,书来说在藕花村。

年华似汝宁为未,场屋如吾已懒言。

壁水故人今北去,短长门户好同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秋试归访绿烟亭

竹径萦纡去,相逢情若何。

江从木杪见,秋向菊边多。

谩有风涛想,如今岁月过。

唯于交旧里,听取碧云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秋试后再寄林井伯

方国三年一合围,圜门屡战定高飞。

人如我友无青眼,天岂斯文厌紫微。

苦县老聃终遁去,敬亭小谢未须归。

丈夫谋宦非身计,荔子山前有綵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