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端阳抵郡

去年别家值端午,千山万山正风雨。

今年五月燕山路,夹道槐阴不知暑。

居庸翠色何蜿蜒,山势北来欲飞舞。

岱宗左峙如龙昂,太行西蹲疑踞虎。

祗今王气压九州,玉帛隳同来率土。

五色祥云耀日毂,万雄金城壮天府。

车轮马足生云烟,骇目动心难遍举。

平生舆图见纸上,万里乾坤今眼睹。

新丰斗酒聊自慰,跋涉长途莫辞苦。

丈夫由来四方志,安知贫贱非玉汝。

杜陵流落诗转豪,子长历览文始古。

况兹京师万人海,伟观奇闻比林聚。

石文十鼓承周宣,宝鼎千年继神武。

云台勋臣家寇恂,薇垣上相人赵普。

金台俊杰多意气,义方诗书立门户。

风流他日作佳话,谁为山川述旧谱。

世间安得笔如椽,玉泉万丈虹光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丙午端阳抵郡》描绘了诗人去年端午时节离家远行,今年五月重游燕山路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京城的繁华气象。诗人以居庸关的翠色蜿蜒、泰山的龙昂太行的虎蹲比喻京城的雄伟气势,感叹王气压盖九州,各地人士前来朝拜。沿途的五色祥云、金城天府,以及车马络绎不绝的壮观景象,都让诗人感到震撼。

诗人感慨平生所见地图如今亲历其境,新丰斗酒聊以慰藉长途跋涉的辛苦,表达出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同时,诗中提及杜陵诗人的豪放与史家司马迁的博学,暗示自己在京师的见闻丰富,石鼓、宝鼎等历史遗迹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还提到云台和薇垣(分别指功臣阁和宰相府)中的名臣,赞美京城人才济济,风流人物将成佳话。

最后,诗人以“世间安得笔如椽”表达对壮美山河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能有如椽巨笔记录这一切的渴望。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展现出元代士人的胸襟和对国家文化的热爱。

收录诗词(283)

尹廷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 字:仲明
  • 籍贯:遂昌

相关古诗词

蓟门飞雨

清风夹道槐阴舞,谁信青天来白雨。

马上郎君走似飞,树下行人犹蚁聚。

须臾云散青天开,依然九陌飞黄埃。

乃知造化等儿戏,一日变态能千回。

形式: 古风

拟古七首(其一)

洪钧播无垠,八埏荡和风。

枯丛同华滋,陈荄变纤茸。

高门与穷巷,妩媚白与红。

阳和不择地,化育自至公。

惟人物之灵,此理均降衷。

大朴日凋丧,町畦生室中。

贵贱移亲疏,贫富乘始终。

谁能返其初,物我俱玄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拟古七首(其二)

东溟跃羲和,西海骋望舒。

迭运不遑息,汲汲司晨晡。

人生百年间,有如涉长途。

途长日苦短,何以宁其躯。

白露沾我衣,众芳忽萎枯。

逝将蹑飞霞,驻景凌方壶。

形式: 古风

拟古七首(其三)

黄河天际来,喷薄万里奔。

寸胶使之清,意坚水弥浑。

谁抱绿水操,乃向齐门弹。

奈何殊所投,舍弹起长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