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积寺

层楹宝势压禅扃,俗眼尘昏到易醒。

千幰树排车盖翠,万螺山矗佛头青。

夜将溪月澄心镜,春把岩花作画屏。

我欲期师不须出,世途今险甚东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厅堂的华美气势压倒了禅房,世俗的眼光被尘埃蒙蔽,但一经接触就能清醒。
无数的车辆如树般排列,绿色的车篷映衬着翠绿的山峦,万座山峰像佛头一样青翠挺立。
夜晚,清澈的溪水映照着明月,如同洗涤心灵的镜子;春天到来,岩石上的花朵成了天然的画卷。
我想拜访我的老师,其实不必出门,因为世间的道路如今比东海还要险恶。

注释

层楹:厅堂。
禅扃:禅房。
尘昏:尘世的浑浊。
易醒:容易清醒。
千幰:众多车辆。
树排:排列如树。
车盖翠:绿色车篷。
佛头青:山峰青翠如佛头。
溪月:溪边的月亮。
澄心镜:澄清心灵的镜子。
岩花:岩石上的花朵。
画屏:画卷般的背景。
期师:拜访老师。
世途:世间道路。
东溟:东海,比喻世事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寺的宁静与肃穆景象,层层叠叠的建筑物象征着深远的禅意。开篇即以“层楹宝势压禅扃”设置了庄严肃穆的氛围,而“俗眼尘昏到易醒”则暗示了世间纷扰与心灵的觉醒。

接着,“千幔树排车盖翠,万螺山矗佛头青”用丰富的自然景象衬托出寺院的宏伟与深邃。诗人通过对树木、山峦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寺庙的辉煌,更透露出一股超凡脱俗之意。

“夜将溪月澄心镜,春把岩花作画屏”则是对时间与空间的细腻刻画。月光下的清澈溪水如同明镜一般映照出心灵的纯净,而春日里岩石间绽放的花朵宛若天然之笔勾勒出的画卷,皆令人沉醉。

最后,“我欲期师不须出,世途今险甚东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他不愿意离开这块净土,不必再踏入尘世的险恶之中。这里的“东溟”象征着遥远而又艰难的旅程,反衬出寺院的和平安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宝积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与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以及对佛教文化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1)

过守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扈从游小山二首(其二)

仙阙岧峣紫翠凝,蓬莱楼观喜重登。

桫椤树老当金殿,灵壁峰高倚玉绳。

辇路苔深龙甃古,瀛洲风静海波澄。

分明记得经行处,曾侍君王到上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再扈从游小山二首(其一)

中官促召走双骖,诏许从游圣泽覃。

历览仙山瞻凤阁,径行禁籞识龙潭。

万方宁谧宜游豫,一曲升平乐宴酣。

浅薄承恩愧无补,愿歌风雅继周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诗赠晚学李君(其十三)

日转蓬窗影渐移,罗浮旧隐到多时。

瀛洲伴侣无消息,风撼岩前紫桂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诗赠晚学李君(其八)

旋滴岩头石里泉,研朱将点洞灵篇。

只看壁外数千卷,胜走人间三百年。

何事投心求妙友,便须穷力到真仙。

竹间松径逍遥境,雅使仙翁恣意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