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康功醉道士石

黄冠初饮何人酒,径醉颓然不知久。

风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缠身藓封口。

常随白鹤亦飞去,但有衣冠同不朽。

异物终为贤俊得,野老田夫岂宜有。

华阴杨公香桉吏,一见遂作忘年友。

日暮西垣视草归,往往对之倾数斗。

大梦之间无定论,启母望夫天所诱。

谷城或与子房期,西域更为陈那吼。

我疑黄冠反见玩,若此坚顽定醒否。

何当一笑凌苍霞,顾谢主人聊举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着黄冠的醉道士形象,他独自饮酒,沉醉其中,仿佛与世隔绝。他的醉态被风吹拂的楚山和藤蔓所包围,石上苔藓封口,显得孤独而坚韧。尽管身处荒野,但他的精神如同白鹤般自由飞翔,追求不朽。诗人感叹,这样的贤者之态,不应仅限于道士,连普通百姓也应有所领悟。

杨康功这位香桉吏,见到醉道士后成了忘年交,每当傍晚处理完公务,都会对着石头畅饮,似乎在寻求某种启示。诗人借此事引发思考,人生如梦,真理难寻,或许如启母望夫般期待,又如张良与陈平的故事,充满了神秘与期待。诗人质疑,这样的醉道士是否能从醉中醒来,看到更深层次的智慧。最后,诗人表达了期望与主人一同笑谈的意愿,超越世俗,直面苍穹。整首诗以醉道士为媒介,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超脱。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题騕袅图

双瞳夹镜权协月,尾鬣萧森泽于发。

鞍衔不施缰复脱,旁无驭者气腾越。

地如砥平丘陇灭,天寒日暮抱饥渴。

骧首号鸣思一发,超轶绝尘入恍忽。

东门金铸久销歇,曹霸丹青亦云没。

赖有龙眠戏挥笔,眼前时见千里骨。

玉台阊阖相因依,嗟尔龙媒空自奇。

鸾旗日行三十里,焉用逐风追电为。

形式: 古风

赠女冠畅师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

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

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

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形式: 古风

赠医者邹放

百工皆圣作,惟医有书传。

绪馀起人死,妙处实通天。

邹子本淮海,弱龄加讨研。

岐扁逢卷中,遂知百病先。

往岁游京室,公侯纷荐延。

国工不敢妒,遣儿求执鞭。

晚弃本州役,青衫鬓萧然。

临衢开大肆,旁午送金钱。

嗣子颇不凡,文场早周旋。

行期拾青紫,善积神所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张潜道

张生何为者,落魄不自拘。

独携三尺琴,笑别妻与孥。

一来泊吾里,忽已月再虚。

朝游故人馆,暮止佛子庐。

虽无食羹馀,所乐常晏如。

我欲有所进,生闻勿烦纡。

君子闲有道,不专块然居。

无道祇深适,呜戏亦已愚。

愿生脱尘鞅,从我沧海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