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山左阜待月独饮

寻幽爱独往,发兴因落日。

坐眺湖南山,光影互吞蚀。

湖中与山外,倒见两轮赩。

暝色下村䲧,十花发光泽。

澄波忽凝练,新月皎然出。

初疑琥珀光,俄作琉璃色。

依然此石上,变态何恍惚。

风细来林香,露凉减酒力。

仰观快澄霁,俯瞰畏深墨。

林端见远火,归径迷欲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前往幽静之地,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开始探索,最终在湖边等待月亮升起的独特体验。诗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细腻,从光影的变幻到湖水的澄清,再到月光的柔和,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诗的开头“寻幽爱独往,发兴因落日”,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与孤独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夕阳余晖中激发的创作灵感。接着,“坐眺湖南山,光影互吞蚀”描绘了诗人坐在湖边,欣赏着山与湖之间光影交错的美丽景象。

“湖中与山外,倒见两轮赩”描述了诗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月亮,既有湖面上的倒影,也有远处山外的真实月亮,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随着夜幕降临,“暝色下村䲧,十花发光泽”,夜晚的村庄和花朵在月光下散发出不同的光彩,增添了诗的意境。

“澄波忽凝练,新月皎然出”进一步描绘了湖面在月光照射下变得清澈如镜,新月从云层中缓缓升起的场景。诗人将月光比作琥珀和琉璃,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质感和色彩变化。

“依然此石上,变态何恍惚”则表达了诗人对月光在石头上形成的光影变化感到惊奇和恍惚,这种微妙的感受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风细来林香,露凉减酒力。仰观快澄霁,俯瞰畏深墨。林端见远火,归径迷欲失”描绘了诗人感受到的微风、露水、月光、森林和远处的灯火,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时的思绪和情感变化。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自己在自然中的沉思和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美学境界。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山中喜张鲁生至同寻熨斗柄坐湖边竟日而还偶作

贪游不知止,足力疲屡试。

起晚日当午,偃曝聊自恣。

忽闻故人来,发我湖上意。

出门何翩翩,两足殊快利。

尝闻熨斗柄,颇怪此名异。

昔年过其下,髣髴已忘记。

今日天有风,湖山想奇致。

相与历西碛,山穷见湖势。

沿流正萦纡,抚石得小憩。

飞湍击噌吰,穹壁立赑屃。

洗出如削成,斗绝畏崩坠。

闪烁绚丹垩,剥落疑文字。

倾厓侧足过,阴壑缘藤缒。

燕矶与鼋渚,生平快游地。

遂儗兼胜概,恍惚理梦寐。

高歌遏水声,浩荡入胸次。

吾欲乘长风,悠然向天际。

惜哉多舟楫,使我不得济。

形式: 古风

吴门舟中邂逅闲孟自白下归出予画卷索题时予方北上走笔见意

我昔燕中归,为君作小景。

题诗见予怀,遂儗息驰骋。

兹行复何为,相对徒耿耿。

人生出处间,一往贵勇猛。

愧予怀两端,疾走以避影。

见君风尘色,使我意逾冷。

青山与白云,开卷发深省。

终当果此期,无为叹萍梗。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闸河舟中戏效长庆体

济河五十闸,闸水不濡轨。

十里置一闸,蓄水如蓄髓。

一闸走一日,守闸如守鬼。

下水顾其前,上水还顾尾。

帆樯委若弃,篙橹静如死。

京路三千馀,日行十馀里。

迢迢春明门,何时得到彼。

长安远于日,斯言亦有以。

人生天地閒,所贵适志尔。

八极可横骛,风云属鞭弭。

胡为动羁栖,缩缩如行蚁。

舍彼广莫乡,守此涓滴水。

哀哉世间人,都为名利使。

缰锁一著身,事事不由已。

请君转头看,即此有妙理。

观彼名利人,皇皇赴朝市。

当其守闸时,静躁皆如此。

知其无奈何,安心勿妄儗。

岂无捷径路,车驰与马驶。

吾行宁倭迟,君子进以礼。

形式: 古风

宿东阿旧县同张宗晓张伯美小饮村西梨树下作

搴帷见山色,知是东阿路。

不忍驱车行,愿言得少住。

旧县好村落,下车日未暮。

青山绕村西,桃梨亦无数。

花光与山气,似喜轻阴护。

尝爱岑嘉州,花缺春山句。

何意风尘中,乃与赏心遇。

为我倾酒筒,婆娑此芳树。

辛苦十日馀,博此少时趣。

三杯洗颜色,陶然得吾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