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万五溪学宪至雁山

雁山山下惠风和,野老追随使节过。

海气尽消波色定,楝花才落鸟声多。

林烟漠漠春将别,世路纷纷发易皤。

借取僧房同一宿,夜凉明月下庭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雁山山下的和谐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首句“雁山山下惠风和”,以轻柔的春风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野老追随使节过”一句,既体现了地方百姓对官员的尊重,也暗示了官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海气尽消波色定,楝花才落鸟声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海气消散,水面平静,楝花凋零,鸟鸣声起,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变化,同时也寓意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林烟漠漠春将别,世路纷纷发易皤”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繁华世事的反思。林间烟雾弥漫,春天即将离去,而世间的道路却依旧繁忙,人们的生活似乎总是在忙碌中度过,岁月不居,人易老去。

最后,“借取僧房同一宿,夜凉明月下庭柯”两句,诗人选择在僧舍借宿,享受夜晚的宁静,月光洒在庭院的树木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山山下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收录诗词(54)

朱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

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

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

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双溪隐居三首(其一)

竹屋藏书是隐君,双溪水落碧沄沄。

交流转映窗前柳,秀色平分海上云。

碧月影连芳草渡,菱歌声动白鸥群。

兰舟晓起随渔父,濯足归来日又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双溪隐居三首(其二)

芦花飞处雁初来,万里长空霁色开。

淅淅凉风起高木,瀼瀼白露下苍苔。

青天半覆龙宫上,斜日惊看鸟道回。

雁荡南头缑岭北,此中佳境即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双溪隐居三首(其三)

落日西林树影斜,一川新水上平沙。

眼中万事真如寄,湖上孤舟可当家。

银汉不流天似洗,水禽无语浪生花。

张骞原是忙中客,西域归来又泛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