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所作的《赠俞进可(其二)》。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因酷爱诗歌而陷入贫困的生活状态,但即便如此,他的精神世界并未因此贫瘠。他选择远离尘嚣,隐居乡间,以求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这样的生活中,他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合流,反而显得更加孤傲和超脱。
诗中的“身从乡井隐,名待御屏书”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远离故乡、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以及他期待通过作品被世人认可的心愿。接下来的“寡合人为傲,回观世自疏”,则进一步揭示了他与世隔绝、不与人交往的个性,同时也表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最后,“寥寥诸葛志,宁久在茅庐”两句,将主人公的志向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相联系,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这里的“诸葛志”不仅指诸葛亮的政治抱负,也暗含着对智慧、远见和淡泊名利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精神世界,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