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责

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身着紫色官服系着金色鱼袋,却无法为君主分担丝毫重任。
将来若能再见牛常侍,我定会在君王面前为你举荐,助你得到重用。

注释

犀带:用犀角装饰的腰带,古代官员的贵重配饰。
金鱼:金鱼袋,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象征高官身份。
紫袍:紫色官服,古代高官的服饰。
将命:执行命令,代指承担责任。
报分毫:分毫未报,一点也没有做出贡献或回报。
他时:将来,以后。
牛常侍:指一位名叫牛的常侍官,常侍为古代官职名,这里泛指高位近臣。
为尔:为你。
捧佩刀:古代臣子在君前表示忠诚或愿效劳时的一种礼仪动作,这里比喻推荐或支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不能报答知遇之恩的深深自责之情。"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中,“犀带”指的是用犀牛角制成的饰物,象征珍贵和尊贵;“金鱼”则是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鱼,代表着权力与地位;“紫袍”则是高级别官员所穿之服。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待遇恩典无法以生命相报的无奈与悲痛。

"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一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在特定时刻得以亲见牛常侍的情景,并且愿意以捧出佩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决心。这里的“为尔君前”四字,显露出诗人对君主或贵人的敬仰与奉献。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深沉的自责,另一方面则是坚定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这样的情感表达充分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国家、君主乃至理想的忠贞不渝,以及面对无法实现的报效之愿时所产生的无尽哀愁。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西归绝句十二首(其一)

双堠频频减去程,渐知身得近京城。

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西归绝句十二首(其二)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西归绝句十二首(其三)

同归谏院韦丞相,共贬河南亚大夫。

今日还乡独憔悴,几人怜见白髭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西归绝句十二首(其四)

只去长安六日期,多应及得杏花时。

春明门外谁相待,不梦闲人梦酒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